“诺,末将得令!”
“诺……”
众将神色一振,齐齐拱手领命。
……
淮河北岸,袁军大营中。
杨弘派出送信的人,很快回来复命。
当杨弘听说,纪灵拒绝了撤军建议后,顿时气得脸色铁青:“纪灵匹夫,就知道徒逞莽夫之勇,面对曹军的恐怖劲弩,除了凭坚城固守,他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时,杨弘之子杨浩,在一旁阴阳怪气道:“父亲,我早就说了让你别写信,你非不听,现在好了,人家非但不领情,恐怕还因此而嫉恨你了。”
“你懂个屁!”
杨弘狠狠瞪了儿子一眼,恨铁不成钢道:“如今大敌当前,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一旦袁术兵败,其他人或许可以向曹操投降。”
“而我现居仲国司空之位,正与曹操司空之位相冲。”
“你觉得,就算我愿意投降,曹操会放过我吗?”
杨浩脸色一僵,缩了缩脖子,嗫嚅道:“我大仲国有雄兵四十万,此役不可能败吧?”
“唉……”
杨弘长叹一声,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照目前的局势来看,恐怕有点悬了。”
这一战,本来杨弘还是颇有信心。
但是,自从他今晚得知战报,曹操一战干掉纪灵五万大军后,心里就开始没底了。
所以,他才写信劝纪灵撤退,先保住目前兵力,再徐徐图之。
岂料,纪灵立功心切,压根听不进去他的建议。
这就让他蛋疼了。
“父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要不咱们早做打算吧?”
忽然,杨浩眼珠子一转,提议道。
杨弘闻言,顿时脸色微变。
他沉吟了一会后,才压低声音,点头道:“此事你可提前去安排,但在我做决定之前,切莫走漏了半点风声。”
“父亲放心,孩儿知晓轻重。”
说完,杨浩转身走出营帐。
……
次日,
天刚破晓,曹军大营便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士兵们在营帐间穿梭往来,搬运着粮草辎重,检查着武器装备。
曹操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腰佩长剑,稳步走出帅帐。
夏侯惇、夏侯渊、赵云、许褚等,已经集齐麾下兵马,待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