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微又想到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她跟农贸市场的张主任商量决定冬季由村里供应县里新鲜蔬菜的买卖。
要冬季供应新鲜蔬菜就必须扣大棚,这时候还没人扣大棚种反季节蔬菜,沈微跟村长提了这件事,村长也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投资大棚需要几千块钱,村里公账上最近卖鱼的钱也有不少,差点也不多,发动村民集资应该可以凑够。大棚膜也是紧俏物资,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如果供销社买不到就要跟县里申请从外地调来。
这么大的事村长一个人做不了决定,只能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看看各位领导的意见。
“如果要建大棚,今年咱们村的秋季分红就没了,村民可都看着咱们一夏天捕鱼卖鱼得了不少钱,突然说不分钱了,还要用这笔钱盖大棚恐怕村民不能同意呀!”会计说。
“盖大棚是为了能赚更多的钱,我觉得可行。”二队长说。
“咱们也没种大棚的经验,要是盖了大棚,冬天种不出菜来,这钱不就都打水漂了。”妇女主任曹大姐说。
“对啊!钱还是分到手里安心,要是赔了,咱们一夏天不就白忙活了。”三队长说。
“不如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不同意盖大棚的,就把他们应得的那份钱分给他们。同意盖大棚的就把钱留下来盖大棚,大不了咱们少盖几栋大棚。等大棚挣钱了参与盖大棚的人分红,没参与的就还分村里那份。”顾长青把之前和沈微商量的话说出来。
“这个办法也行,不过盖大棚需要的棚膜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如果能买到,愿意参与的就出钱盖大棚,如果买不到,也只能做罢了。”村长最终敲定决议。
村民大会很快在打谷场召开,沈微先讲述了和县农贸市场的合作意向,并且告知村民盖大棚所面临的困难和投资风险,同时也说了预估收益。
底下的村民,有的看中了收益愿意参与进来,也有的感觉风险太高不愿意参与。
村长也不为难大家,把两伙村民分别登记,不愿意参与的人等秋收过后分粮食分卖鱼的红利,参与盖大棚的人只能分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