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院里管事的大爷。以前惯出来的臭毛病。您以后住这儿也多留个心眼儿。咱们这个四合院爱管闲事儿的人可不少。”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也就行了,听不听就看他们自己了。
人还没走到,就看见三个人骑着三辆自行车也停在旁边。一个人是厂里房管科的,另外两个大概是街道办的。
人多力量大,这一趟基本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完了。大件儿的东西直接架上自行车推着进去了。
“阎富贵老师在家吗?”街道办的人看到三大妈之后直接问。
“在呢,在呢。我进去给您喊出来。”三大妈正准备进去喊,阎富贵已经自己走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包经济烟,给街道办的人还有厂里的人散了散。
“正好阎老师您也在,跟着我们一起过去吧。”
本来还安安静静的前院,人都不知道从哪儿一下窜出来,一堆人就跟看西洋景儿似的跟着。
街道办的人顺手把门上的封条给划拉掉,推开门,转过头对着梁拉娣和丁秋兰说道:“两位同志也进去瞅瞅吧。”
丁秋兰和梁拉娣跟着街道办的人,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看了一下。两间房其实差不多大小,算是前院耳房的一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完转了出来,屋里还挺冷,外面亮堂点儿,人至少感觉暖和点儿。
街道办的人掏开一个本子,看了看,对着梁拉娣和丁秋兰说道:“房子大小是一样的。每平方呢八分。哦,对了,哪个是丁秋兰同志?丁秋兰同志是这样的,您在延庆那边有房子,是厂里分的。这儿是厂里帮您租的,所以没有优惠。每个月一号咱们会有人过来收两块四的房租。梁拉娣同志,厂里会帮您补贴一部分,每个月一号我们会过来收一块二的房租。这玻璃窗子还有砖头的地面,我们街道办就不另外收钱了。”
这个时候后面有个大妈就出声问了:“不对啊,同志,我家为啥还要收窗子和地砖的钱?”
街道办的同志把本子合上转过身,对着这个大妈说道:“咱们以前都是纸糊的窗户对吧?后来是街道办出钱出人出东西,帮大家修的玻璃窗和地面吧?可没让你们掏钱,就帮你们租了。至于她们这儿为啥不收,这个房子是老齐家自己装的,人家没要,说是支援国家了,所以咱们街道办也不能收。”
院子里的人不管听懂还是没听懂,都点着头。
这个时候各个街道办的房管科是在街道办里面办事儿,但是房管科不归街道办管,算是这几年单独的一个部门。不过后来人道洪流的时候,就慢慢的被街道办接收了。所以后面有很多乌七八糟乱七八糟的事情,就都是从这个时候留下来的。单位都没了,哪儿还有原文原件啊?后来人道洪流结束之后又组建了一个新的部门,负责各种房屋财产的退还手续。不过最后落实还是落实在街道办那儿了。
这房子也算交接清楚了。厂里的也好,街道办的也好,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前院倒是有几个热心的大妈,帮着忙收拾了起来。
余海棠和何雨水两个人,趁着人不注意,就慢慢的往后面走了过去。前院虽然闹腾得挺厉害,但是到了后院这儿其实还蛮安静的。
两个人直接把门推开,就看见秦京茹在桌子旁边坐着。桌子上放满了钱和票,还有各种东西,还拿着个小本子,不停地记着。
这开门一下子把秦京茹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