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梦中知风月之迷

……

“话怎么能这么说?老国公当年那可是战功卓着!打过的胜仗硬仗多不胜数,是真正的国之柱石!岂是你我能够妄议的?”

于闻道的父亲是兵部侍郎,对朝中将领自然是比其余学子要多些的,当即便说了句公道话。

林鹏也跟着开口:“于兄说得正是!战而败绩,非独将帅之过也。国朝二十多年前与鞑靼大战时,尚无我等,具体情况如何,败在何处皆已久远难证。吾辈又怎可妄议先烈?”

其实先前提到代善公的那人,未必就存了什么坏心,只是话赶话聊到了而已。

这会儿有于闻道和林鹏开口,自然没人继续抓住此事议论。

没聊太久,有人隔着窗户瞧见夫子来了,立时出言提醒。

众人便瞬间息声,各自坐回座位,或是开始诵读经义,或是开始抄录文章,迅速营造出一种刻苦用功,不谈杂事的假象。

贾玩默笑,同样老实坐下,取出书籍晨读,不过心里却在想着那“鞑靼犯边”之事。

红楼书里,甚少言及宁荣两府之外的情况。

有关国事朝事,更是几近于无,偶尔一点,也是用笔隐晦。

所以贾玩的先知先觉,差不多只与贾府相关,与书中提及的人物命运相关,在其他方面用处实在有限。

“不必多想,他们也没坏心,没有别的意思。”

于闻道的座位本就与贾玩相邻,这会儿趁着夫子不注意,堂内又有其余同窗的读书声掩盖,便悄声安慰了一句。

贾玩有些意外,看了眼前面低头批阅昨日功课的夫子,便也朝他微笑示意。

之后的几天,关于战和的议论愈发激烈。

往年鞑靼就多有劫掠冬粮之举,但都是小打小闹,抢完就跑,朝廷与边军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不知为何,今年鞑靼人明显越了界,已经抢夺了大小村镇十余处,遭灾边民已逾万户!

动静闹的如此之大,竟还不肯收敛!

若说往年只是偷偷摸摸过来朝大顺边军脸上扇一巴掌就走,那今年便是光明正大的来打脸!

而且是一巴掌皆一巴掌!

朝野震动,边地民怨沸腾,显然是有些压不住了。

不过这种事,也还没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而且总有人对此漠不关心,比如那身在方外的跛足道人!

三日之期已到,他如约来到贾代儒家的小宅院,打算收回风月宝鉴。

可谁成想,敲开门后,贾代儒夫妇俩见这老骗子居然还敢上门,当即便怒不可遏地将他推搡打将出去。

口中又骂他贼人,说是他再不滚远,便要报官拿他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