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走访了竞争对手,分析他们的销售策略,寻找差异化的空间。
张峰深知,在台风即将来临的敏感时期,大米作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他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大米的需求量,尤其是台风来临前后的囤粮高峰,还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以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新鲜保证,风雨无阻”的口号,承诺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将确保大米供应不断,让顾客吃得安心。
他首先与多家大米供应商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在台风期间,即使道路受阻,也能将大米及时送达。
同时,他与供应商签订了质量保证协议,确保每一粒大米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新鲜度达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顾客体验,张峰还通过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大米的需求波动,实现库存的动态调整,既避免了库存积压,又确保了关键时刻的供应充足。
在仓库改造方面,张峰的决策展现了他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他将原本用于运输布匹的3000平米仓库一分为二,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而且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优化了仓储和销售的动线流程。
仓库的一半专门用于存储大米,这部分区域被精心设计,采用了防潮、防虫、防尘的保护措施,确保大米在存储过程中保持最佳品质。
另一半则作为缓冲区,既隔开了仓库和售卖区域,避免了顾客直接接触到存储区可能带来的卫生问题,又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有序地进行补货作业,提升了顾客购物体验的同时,也保证了销售区域的商品始终充足且陈列整齐。
在仓库改造工程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陈光还在源源不断地把刘征和张峰订好的大米一车车运到仓库。
张峰仿佛化身为一位指挥官,精准地调度着每一辆货车,每一粒大米的流向。
他的身影总是最早出现在仓库的入口,迎接第一缕晨曦,也迎接第一辆满载大米的货车。
每天清晨,当货车缓缓驶入仓库区域,张峰会亲自上前检查货车的装载情况。
他熟练地打开车厢侧门,仔细查看大米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受潮或破损的迹象。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不容许任何一丝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