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兄,这是翰林学士赵琦大人托我转交给你的。”
“大人说,恰逢今年中秋佳节,翰林院几位学士准备举办一场中秋诗会,特意邀请您前往。”
姜孟川接过请帖,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字迹流畅工整,诚意十足。
他不由得微微一笑,略带几分感慨的开口说道:“赵学士竟然荣幸相邀,这却是难得的荣幸。”
“何止是荣幸!”
何秋雨摩挲着下巴,微微颔首开口说道:“我听说,这次诗会不仅邀请了我们这些新中举的学子,还有许多文坛名士。”
“比如江南的‘文坛三杰’之一的宋怀山先生,到时候群贤毕至,文采飞扬,必然是一场盛会!”
说到最后,何秋雨的语气中还多了些许兴奋。
姜孟川闻言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期待的神色,随即笑道:“秋雨兄,这种场合,你可不能缺席。”
“我们二人同行,岂不更有趣?”
何秋雨哈哈一笑,拱手道:“孟川兄有此意,那小弟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不过——”
说到最后,他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些许调侃的意味:“孟川兄可要提前好好准备诗作,不然的话到时候被那些名士问起来,可别漏了怯啊!”
姜孟川闻言,朗声大笑道:“秋雨兄还真小看我了?”
“你等着,到时候我们以诗相斗,看看谁更胜一筹!”
虽然他并不想参加那些无用的宴席,但很明显现如今这倒不太一样。
翰林学士们亲自举办的中秋诗会,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含金量的。
…………
…………
中秋诗会的那天,应天府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张灯结彩,楼阁悬挂的灯笼五彩斑斓,街上的小贩吆喝声与路人的欢笑声聚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盛世繁华的悼念。
不仅仅是因为节日的加持,人们议论最多的,不是月饼,也不是灯会,而是今年由翰林学士赵琦主持的中秋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