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见到许青鸾

“诺。”

等到斌德离开之后,皇帝将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他说道:“太子就如此着急吗?”

“倒不是太子着急,是陛下有些时候对太子太过于严苛了,臣当然知道陛下对于这些事情是看重的,但是臣希望陛下能够知道一件事情,就是陛下最好还是不要太过于苛责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不管如何去说,都是陛下的儿子,父亲面对到儿子的时候,除却希望他成才之外,也是需要对他有一些宽容的,这种宽容算是普通的道理,但是也是陛下该做的事情,陛下是太子的父亲,是君主,这种事情本来不应该如此,可这就是该做的事情,陛下也应该明白。”

“朕知道,但是父皇当年做的事情,让朕觉得这般处理也不是不可,像是陛下那般,将太子如此看重,你那不成就是好事吗?要是父皇当时对废太子能够有一些约束,朕的那位皇兄当年也就不会是那种下场了,朕知道自己是乱臣贼子,不管朕如何去做这件事情,等到百年后,那些史书上都是会记载朕是一个乱臣贼子的。”

许青鸾说道:“陛下还在意这些事情吗?”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卢蒲癸奔晋,王何奔莒。

叔孙宣伯之在齐也,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曰‘所不与崔、庆者。’晏子仰天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朕觉得你应该听过这样的内容,要是你不记得这番话,朕可以找人给你抄录一部分送过去,正好可以让太子给你找抄录一份。”

“臣当然懂得这些内容,只是有些事情臣觉得陛下还是没有必要如此行事的,现如今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有些为难的,但是陛下既然如此选择,臣也没有别的办法,臣只是想和陛下说最后一件事情。”

皇帝说道:“这件事情不算是大事,你出门的时候记得去偏殿那边和太子交流一番,等到你走的时候,再和那个不孝子讲讲你的看法。”

“臣明白。”

许青鸾终于还是没忍心让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太差,当初的太上皇和废太子的事情,当年或许不是有这么的事情发生,他现在也不会经历这么多的事情,像是他这样的人,在经历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做出来一些影响事情变化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他难免会有些悔恨。

偏殿内,太子虽然还是有些愤怒,但是他的目的虽说没有达到,但是也算是有一些收获,换做是寻常,他恐怕是会被皇帝斥责的,皇帝今日还算是对他和善一些。

而且在这里只是皇帝没有保证让他见到许青鸾,但是还是有可能会见到许青鸾,只要是有这种可能,对于他来说,还是没有太多的问题的。

看着太子有些焦急的样子,许青鸾说道:“臣许青鸾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看着眼前的许青鸾,才发现果然如大家所说,这个和皇帝年纪相差不多的大理寺卿,不仅长相英俊,而且很是年轻,虽然太子也在朝中看到过许青鸾几次,但是许青鸾并没有像是今天这般,没有任何人遮掩地出现在他面前。

太子说道:“本宫还以为见大人一面会是一件很让人为难的事情,没想到居然能够在这里见到大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