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还和百香楼签了一个供货合约,有鱼有虾还有鸡,所以想用屋后的那七亩山地来种养,除了要建鸡棚养鸡,还要种一些喂鸡用的红薯、高粱、青菜什么的。”
“再就是种一些药草和果树,养了鸡、养了鱼就离不开人,要防野猫、黄鼠狼叼也要防人偷。”
鸡以后必然是要卖的,没有签合约也可以提前说出来。
“我这因为还要守夜,就算你一两银子一个月,吃什么的你自己带再给你补贴三百文。年节再发一条鸡一条鱼。你看成不?”
李姑爷平时也经常出去找活干,短工可不好找虽然一天有二三十文,可是一个月都没有十天活;长工一个月也就五六百文,累死累活,还经常被克扣。
“一两银子又三百文也太多了,一两银子已经够了,不用给那么多。去后山跟在家有什么区别?也才几步路,有地方住还便宜他了。”二叔伯都觉得太高了,怕占了如秀的便宜,帮里不帮亲的。
但是彩凤和李姑爷都点点头,认可二叔婆的说法。
“二叔婆你就别说了,就这么定了。彩凤和孩子平日里就在我这边吃饭。孩子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也热闹一些。过完年喜哥和乐哥就要去学堂了,以后我们歌儿也有个伴。”
“这么多口人怎么好意思,那我们得自己交粮。”
“行了,二叔婆你就那几十斤粮还是给姑爷带到山上去,他帮我侍弄好了,到时候鱼虾和鸡卖出去不都是钱吗。”
“你要再这么算的话,我还得给你钱,你做针线活、给我带歌儿可不都得给你钱吗?按每天二十文,你算算看得给你多少银子?”
如秀撅上了二叔婆也没办法,也不再吭声,想着平时再拿点自己种养的补贴就是了。
“那~那明天可以上山看看吗?”李姑爷兴奋得想马上上山了,那么好的事谁不想做啊?要是放风到村里,不知多少人抢破头皮要去呢。
“行,明天我们就上去看看再决定棚子怎么搭。”
原来一脸的悲伤,现在一家子眉头都展开了,对如秀是万分感激,总算不用背井离乡了,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好的工作,最开心的还是一家人还能在一起,不用交束修孩子还能认几个字。
第二天只有如秀和彩凤夫妇上了山,本来平子也想跟着,但是最终没有顶住识字的诱惑留在了家,反正也不远以后还有大把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