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口广袤无边,此地临时搭建起了一座雄武非凡的校武台。
在校武台的东西方向,又各修建了一座阅兵楼,分别让北凉功勋老将,和北凉的文官世子们站定一文一武,形成庙堂大殿的辅佐之势。
其中文楼六层,武楼五层,文楼比武楼高一层,也让陆续登上文楼的读书人们,心里都有些与有荣焉。
这文楼之内的北凉文臣们,不乏品秩超群的封疆大吏,除了那位名不见经传,只听其名,并未见其人的陵州新任刺史徐北枳还没登楼以外,幽凉刺史都已经登上顶楼,跟随着经略使李功德一同站在楼上凭栏远眺。
不过有意思的是,离李功德最近的却不是凉州刺史胡魁,也不是幽州刺史王培芳,而是两张十分新鲜的面孔,在场的诸位都是在北凉干了有一段时间的了,少说也得五年,竟然无一人认识这二位。
这位其中一个便是上阴学宫王祭酒,苏逸之和徐凤年在上阴学宫的时候曾经见过这一位,聊的甚是不错。
另一位则是原本应该去京城御史台就职的黄裳。
两位高官波带,边塞风沙吹的紧烈,吹得二人衣袖飘摇,更衬托的两位老人清逸仙风。
凉州刺史胡魁是个有意思的人,他在北凉道是要比文楼文人们高出半截的,相比楼中老人们。也正值壮年。
他早些年是北凉军炬骑军的统领,在北凉军中战功赫赫,当年不知何事,原本按部就班便有望在五年之内升任凉州将军,却不曾想八年前他竟然擅自带领三百轻骑突入北莽龙腰州腹地,斩杀北莽军镇一千两百余铁骑。
为了这事儿,他丢了官职,后来这才让陈芝豹有了接手炬骑军的机会,也终于把这支骑兵队伍培养得成了天下第一等的百战斥候,力压北莽董卓的乌鸦栏子一头。
胡魁因为这事儿丢官之后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走茶凉,众叛亲离。
可是这位军伍出身的武将,却没放弃,干脆弃武,从文从凉州文官皂吏做起,短短七年的时间愣是又让他给当上了刺史,成为了这北凉头部一般的人物,进了北凉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