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诗歌的格律化

民国大文豪 北极0之北 1373 字 4个月前

然而,到了近代,倭国的诗人们在吸收了西方诗歌的某些元素之后,完全放弃了这种格律化的传统,转而运用自由诗体来创作。他们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新颖独特,注重个性表达和创新性,这使得倭国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因此,对于饶孟侃关于新诗就应该更该打破束缚,无拘无束的观点,芥川是十分赞同的。他认为,诗歌的本质在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形式只是传达这种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手段。

而在华国,此时也正经历着类似的变革。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华国的诗人们也开始打破传统诗歌形式上的束缚,采用白话文来写诗。他们以更自由的创作形式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

但是,新诗的改革方向却成为了诗人们争论的焦点。新诗应该如何创新和变革?是完全摒弃旧体诗,向更加自由化和散文化的方向发展,还是应该在保持一定创新的同时,也遵循某些固定的套路和形式?

这是诗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胡适之倡导成立“新月社”这个新诗社团想要着力探讨的议题之一。

陈西滢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道:“子离,我理解你的想法,新诗确实需要自由,需要创新。但自由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丢弃格律,格律也并非旧诗的枷锁。相反,格律就像音乐的节奏,它能让诗歌更加和谐、富有韵律感。没有格律的诗歌,就像没有节奏的音乐,听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难以让人产生共鸣。”

饶孟侃则继续反驳道:“可我觉得,新诗应该更加注重内容,形式只是次要的。一旦有了格律的束缚,诗歌就会失去那种即兴的灵动,变得刻板无趣。我们写诗,应该是为了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被格律所限制。”

饶孟侃的观点也代表了现在很多反对闻易多那篇文章的诗人的看法。年轻人总是喜欢打破束缚,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在文学创作上也是如此。陈西滢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这时,李斯年站了出来,他说道:“子离说的也有道理,诗歌确实需要灵动,需要即兴。但我认为格律并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引导。它就像是一条河流的堤岸,虽然限制了水的流向,但也正是这限制,让河流更加深邃、更加有力。没有堤岸,河水就会泛滥成灾,失去它的美感和力量。”

饶孟侃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时济,你的比喻很形象,但我还是觉得,新诗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不应该被格律所局限。格律会限制我的表达,让我不能随心所欲地写诗,这样的诗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