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杂交水稻、飞机和上海

“宁弟言之有理,看来,大宋的官制还得再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顼当即点头。

一个话题聊完,另一个话题又起。

趁着路上无聊,宁野又开始给大家介绍本次团建的目的地,中国的现代大都会上海。

赵昺一听到“上海”两字,当即有点反胃,“校长,咱在陆地上玩不好吗?为何非得去海上?”

“哈哈哈。”

宁野这才反应过来,“对哦,我怎么从来没想过,为什么上海叫上海不叫下海?”

很多现代人或许受近现代史影响,以为上海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城市,但其实并不是。

“上海”这一名称,自古有之。

“官家。”

陆秀夫解释,“我大宋时就已经有‘上海浦’了。”他一边说一边恭敬地看向另一个官家赵顼,“熙宁十年,也就是官家你们来的三年后,会在华亭县始设‘上海务’。”

“哦?”

赵顼抬了抬眉眼,没想到,这次要去的地方在他的时代就有了名称。

“景定、咸淳年间,上海港地区形成集镇,因为滨上海浦,所以被称为‘上海镇’。”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青龙镇市舶分司移驻上海镇,专管航海贸易,‘上海镇’之名始见于文献。”

“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于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上海镇’定名。”

陆秀夫说得没错,上海的名称最早可追溯到宋代。

当时,在吴淞江(今苏州河)下游的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被称为上海浦,另一条被称为下海浦。“浦”在古吴语中,意指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上海建镇的时候,其位置就在上海浦附近,所以就取名为 “上海”。

因此,这座居江尾海头,扼东海门户,控长江咽喉的城市,比古代人想得现代,比现代人想得古老。

听说这是后世最繁华的大都会之一,虽然离海很近,但并不是什么海上,赵昺总算安心了。

“上午咱们先去小迪乐园玩一玩。”

宁野脑海里顿时生出一个“邪恶”的想法,“我们要一起玩极速飞轮,谁都别想跑!”

这可是上海小迪独有的项目,据说启动后瞬间加速到每小时 80 公里呢,好不容易带古人出来一趟,不带他们见见世面怎么行?

玩,必须玩,进去第一个项目就玩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