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教头既然来了,希望您能成全他一番,老汉定有重谢。”
王进听了大喜,说道:
“太公放心,既然如此,我定当教导令郎一番再走。”
当日宴席后,史太公留王进母子在庄上住下。
史进每日向王进请教,王进也倾囊相授,将十八般武艺从头教授。
那十八般武艺分别是:
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杈。
史进每日在庄上款待王进母子,潜心习武,而史太公则忙于华阴县中担任里正,事务繁多,不在庄中。
不觉光阴荏苒,半年时间已过。正如所言: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一杯未进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
半年多的时间里,史进在王进的悉心指导下,将十八般武艺重新学习得精通,每一门都练出独到的奥妙。
王进见他已学有所成,便思索道:
“虽然这里很好,但我终究不能长久留在此处。”
一天,王进向史太公与史进告辞,说要继续赶往延安府。
史进哪里肯放,说道:
“师父,只管留在这里,我愿奉养您母子二人,直到天年,岂不美哉?”
王进答道:
“贤弟,多谢你的好意,这里的确很好。”
“只是我担心高太尉若追捕到这里,不仅连累我自己,还会让你们陷入麻烦,这样就太不妥当了。”
“所以我必须前往延安府,投靠老种经略相公。”
“他镇守边庭,正是用人之际,我也能安身立命。”
史进与太公再三挽留未果,只得设宴为王进送行,并赠送了一百两花银和两个段子作为谢师之礼。
次日,王进整理行装,备好马匹,母子二人向史太公和史进告辞启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进亲自命庄客挑着行李,送行十里,依依不舍地与王进洒泪道别。
最终,史进与庄客返回,王进挑着担子,牵着母亲的马,与母亲二人踏上通往延安府的关西之路。
史进当时向师父告别,洒着眼泪分别后,和庄里的家人一起返回了家乡。
而王教头依旧自己挑着行李,赶着马,带着妻子和母亲,一起走上了关西的路。
暂且不说王教头后来的事情,只说史进回到家中后,每天努力锻炼身体。
史进正值壮年,又没有妻儿牵挂,夜里半夜三更起来练武,白天在庄后射箭骑马。
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不到半年时间,他的父亲史太公却突然染上了重病,几天之后便病重不起。
史进派人到处请医生诊治,但都无法治好,最终史太公去世了。
史进一面准备棺材将父亲的遗体妥善安放,同时请僧人举办法事,为父亲祈福超度,并设坛做功德道场,前后办了十多场法事。
等办好这些,他选了个吉日,将父亲出殡安葬在村西的祖坟里。
整个村子里大约三四百名史家庄的村民都来帮忙送丧,一同穿孝服送葬。
父亲去世后,史家再也没有人管家里的产业。
史进自己也不愿从事农活,只想着招揽家奴,跟人比试武艺。
时间转眼又过了三四个月。
这时正是六月中旬,天气十分炎热。
一天,史进没事做,便找了一张竹床,搬到打麦场边的柳树荫下乘凉。
他坐着,感受松林里吹来的凉风,不禁赞叹道:
“真是好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