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风雪中的吐蕃人

“嗯,南方在地理上确实有优势!”颜开点头,李世民接受了他的建议,已经开始打算大力开发江南地区了。

要知道江南这一块儿,其实在宋朝之前都并不算很发达。

甚至再往南一点的岭南,都算是发配的地方了。

可是颜开知道,这里只要略微开发,就是鱼米之乡,能从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充实大唐的粮仓。

粮食这东西,永远都不嫌多。

“颜哥儿,听说这次从吐蕃回来,下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一个很南方很南方的地方!”房遗爱好奇的问道:“听说那里就是冬天都可以吃西瓜打赤膊?”

“嗯,南方有些地方确实可以这样,就在地球仪上赤道那一块儿!”

“书上说那里种稻子一年可以三熟!”魏叔玉说道:“咱们就该把那里给占下来种地啊!”

其他人也都加入了讨论之中,这些家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趣已经变成了把能种地的地方全都变成大唐的然后种地。

"好了,你聊归聊,注意一下你们的口音啊!"颜开提醒了一句。

这些家伙才醒悟过来。

“对哦,咱们讲话这长安腔不能这么重!”

“得带上点天竺口音!”

这是颜开早就交代过的。

不然队伍去了吐蕃,说话一口地道的长安腔,你说一个两个还说的过去,毕竟几千人里面出一两个有语言天赋的也正常。

他们在新罗百济扶桑就有遇见那种完全听不出口音的官员。

但是这五千人全都是一口长安腔,这怎么解释?

于是一群人开始用一种怪腔怪调开始交流,这是颜开请了巨木商行里面和天竺人打过交道的掌柜们教的。

其实只要大概掌握他们说大唐话的腔调,要蒙混过关还是没那么困难的。

就这样一路走运河到扬州接着从长江向西,再转泸水一路到姚州地界。

也就是后世的彩云省楚雄地界。

姚州这里就是这个时期大唐和吐蕃的边界了。

到了以后颜开也没有慌着就直接进入吐蕃,而是带着人去了附近的帽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