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他们有了儿子岳子聪,后又有了女儿子萱。可随后就赶上了国家内战,外侵,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在王守信和李萍相继离世后,岳明辉便携家小到了海外。直到国家改革开放后,岳子聪才遵照父母的遗嘱,把他们的骨灰安葬回老家。因老岳家那边时过境迁,根本无法找到老根。也就把姥爷家当成了岳子聪在祖国的根。
在王家集村有些老人还记得岳明辉,甚至还有人记得岳子聪呢。村子里有还几个姓氏,但这个岳姓就很特别了,无怪乎老人们还记得。
王守信家老宅早已年久失修。原来在岳明辉出国时,是交给李萍家一个远房亲戚照看。几十年后,赶岳子聪第一次回国时,老宅已显得很破败了。好在有国家政策在,老宅地基没有被国家征用。
岳子聪回来后,马上对老宅进行了整修,基本上又恢复了原貌,并交与父亲岳明辉当年的师兄弟刘利昆后人代为照看。自从他回国创业后,基本上每年都要回去两次。
老宅在村子里不算最大,也就是三进的四合院格局。前院主要是佣人们居住,中院儿是仓库,后院的一栋马蹄形二层楼小院儿,才是王守信一家及后来的岳明辉居住的地方。
楼房是五五建筑,正中,东,西都是各五大间建筑。东,西二楼有雕梁画柱的走廊,可见当年气派,但现在,因年代已久,早已面目全非。
正房楼下,一进门就是一间很大的客厅,客厅两边,又各有两间。
原来王守信夫妇就住在正面二楼。二楼里面上下相通,有书房,账房,还有专门摆放藏品的地方。
王静娴稍长大后就住在西楼,算是她的闺房绣楼了吧。而后来岳明辉则住在东楼上,他们成亲后也就住在东楼,后来子聪和子萱则住在西楼。
东,西楼两边各有上楼的楼梯。东边楼下有两间是老王家用餐的地方,西边有几间则是客房。
这后院儿就是王守信一家的主要生活区了。
在中院儿,仅靠东边楼房两间平房是厨房,厨房是专供王家一日三餐的。西边第一间是放杂物的地方。其余房间主要是佣人居住和库房。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