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江南的水患已经被治理了。
但是今年的收成还是要受到不小的影响。
尤其是姑苏治下的昆山县。
以往时候都要作为泄洪地的。
所以这个地方的百姓是真正意义上的靠天吃饭。
一旦觉得今年会有洪灾。
百姓们 就会早早的选择不种地。
并且外出去当流民。
既不浪费种子,也能让自己活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而久之,就有一些百姓不愿意回到老家受苦受难。
长此以往,整个昆山县就荒废了下来。
如今爷爷他们带着水泥去治水。
自己在这里就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那些洪泛区的后续治理事宜。
若是以往的时候,无非就是朝廷调集粮食前往灾区。
帮他们渡过难关。
只是大明如今的形势和以往略有不同。
虽然大明现在很有钱,但也仅仅只是有钱罢了。
因为粮食的产量并没有稳步跟上。
之前之所以没有缺粮的困扰。
是因为朱元璋和朱标能够从占城等地买粮食回来。
补充大明所需。
当初和北元的国运之战,就是从占城买的粮食。
可是随着大越和占城之间战争的展开。
粮食产量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影响。
因为粮食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
即便是占城等国 的气候再适宜。
也得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若是放在平时倒也没有什么。
大明多少还是有点储备粮食的。
江南可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
可是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汛情大爆发。
本身的粮食产量也受到了影响。
几个因素叠加下来,就造成了一个结果。
那就是朝廷也没有粮食了!
自己父王现在虽然是大明的监国。
但是一件造反的事情就足够他头疼的了。
更不要说还要处理其余的政务。
所以朱雄英便想悄悄的替父王把这件事情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