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拍拍大炮的炮身,感受炮身传来的冰冷厚重感,可以想象这杆大炮一定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一艘这样的小型蒸汽明轮船可以放多少门火炮?”
车间副主任早已把数据了然于胸,立马说道,“可以放五门火炮,兵员五十余人,可保沿江沿岸再无海寇江盗袭扰。”
“中型铁甲舰预计能够放置二十二门火炮,兵员三百余人。”
张角点了点头,看向围观的人群,说了一声,“这里有负责火炮的科研人员吗?”
车间工厂附近的几个工厂的工人听到教主亲自抵达这里,早就放下手里的活,跑来这里围观。
其中就有一个舰船配套的火炮工厂,一个离得近的火炮工程师跳得老高,举着手喊道:
“有!有!在这里!”
张角见状,招招手,让其过来。
工程师一路小跑,带着笑说道,“教主是对火炮有什么指导意见吗?”
张角看着这位工程师身上的铁屑,把手抚上他的肩膀,为他扫去肩膀上的些许脏污。
“指导算不上,就是想问一问,有没有打算把这火炮的入弹口放后面?”
工程师挠挠头,开口说道:
“放后面?”
“这个我们也是想过的,之前我们就造过后膛炮,使用的是楔子炮尾组件来封闭炮膛。”
“但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火药气体的外泄问题难以解决,而且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发挥的极其不稳定。于是,科研人员只能把火炮的炮尾完全封闭,铸造为一体。”
想过了?
张角打开天眼一看,把面前的前膛炮映照入脑海,把各部件拆分,改换成后膛炮。
塞入一颗炮弹射了一发,发现这位科研人员说的一点没差。
依现在的技术,后膛炮很难保证火药气体不外泄。
而前膛炮就像是一根中间掏空的大铁柱,没有漏气的风险。
张角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将自己认知的零部件不断加上、更换、淘汰、尝试。
试到第三千八百五十一次的时候,张角嘴角微微上扬。
答案找到了!
张角睁开眼睛,用法力构造出一门前膛炮演示给科研人员。
开口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