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有些吃惊,连忙问道:
“道衍师傅此话怎么讲?”
道衍和尚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慢悠悠地给杨溥倒了一杯茶。
可现在杨溥哪里有心思喝茶。
他接过茶杯就一口闷了。
然后他就表情痛苦地喷了出来。
“烫!”
杨溥伸出舌头像狗一样,哈着气。
“杨大人,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道衍和尚赶紧倒了杯凉水,让杨溥降温。
“道...道衍西傅,你就别折腾了。”
“你快说,为什么世子不会失去继承人的位置?”
杨溥摆摆手,急切道。
“因为丘福可能凶多吉少了。”
道衍和尚这才缓缓地说出了原因。
“啊?”
杨溥听到这话,顿时大惊。
“丘福不是前段时间捷报频传,多次击溃鞑靼的骑兵,已经率兵深入漠北了吗?”
“这才十日没有禀报军情,很有可能是前方战况太激烈,或者传令兵出了问题吧?”
杨溥有些不敢相信丘福会出事。
毕竟他可是靖难名将之一,虽然年过六旬,但依旧生龙活虎的,正是闯的年纪。
“杨大人,按照兵部的规定。”
“无论战况再激烈,都必须准时准点向京城汇报军情。”
“而且汇报军情的时候,一般都是分别派几队传令兵。”
“根本不可能超过十日没有任何军情禀报的。”
道衍和尚说着,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水。
杨溥听完道衍的话,在脑子里仔细思考了一番,确实有道理。
“这丘福在靖难的时候一直跟汉王并肩作战,两人交情极深。”
“听说上次推举汉王当继承人的时候,他也在。”
“他要是真的凶多吉少了,那肯定会引得燕王大怒的。”
“因为燕王在他出征之前特意嘱咐过他一定不能轻敌冒进。”
杨溥一下子联想到了丘福和朱高煦的关系。
“没错。”
道衍和尚点了点头。
“丘福战败,燕王虽然不会迁怒于汉王,但肯定会考虑支持他的人全是这些武将。”
“因此会慎重考虑重新册立继承人的事情。”
杨溥以为是丘福的原因导致朱高煦无法取代朱高炽的继任人身份。
“非也,非也。”
道衍和尚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