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钟掷地有声的发作,文官们感触还不太深,满朝武将,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其他战功岂不说,以三十人对冲羌人五百铁骑,除了他爹和故去的常帅,朝中其他人谁能做到。就是这一班人,连个无品的什长也没一个,这说得过去吗?
徐达心里暗叫惭愧。
朱元璋一股浊气直冲胸臆,他长长出了口气,开口道:“诸位言官能风闻奏事,朕心甚慰。但还是要记得傅钟的话,读书要从细处着手。”
这是给倒傅奏章定了性。
班部中,还有言官在争论燕王的暗指,蓝玉怒道:“傅钟是当时的榆林知府,榆林捐钱就是出自他手,你怎知道,他与军校没有其他协议。”
朱元璋气急反笑,“朕有一句话告诉诸位言官,暗室私语,天闻若雷。人活一世,还是要点脸皮的好,都散了吧。太子、傅钟、秦、晋、燕三王留下。”
他一说完,李善长心里一惊,这个排名不是随口说的,下一朝人事的雏形出来了。秦、晋、燕三人虽不能参与朝政,但身份何其尊贵。傅钟是驸马不错,血缘却不是人力能决定的,说到底,不过一外人尔。能排在他们三人之前,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看来,猜忌的皇上放心了,这是朝廷之福。
众人散后,朱元璋疲惫地往龙椅上一靠,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护犊老牛,对付外臣,他可以剥皮萱草,看到眼前的几个人,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老二,你与老四处处刁难忠儿,是不是老四出的主意?”
朱棣是多么聪明的人,让朱樉胡说八道一通,什么都完了。他吓得扑通跪了下来,“父皇,我与二哥没有私下串联,只是看不过眼,为了朝政,多了几句嘴。”
朱元璋冷冷说道:“你一藩王,朝政是你该插手的事吗!我也懒得说你,你把心思用在正道上,为后世做出一个藩王的好榜样,我就心满意足了。老二呢,你一个草包,老大骂都骂不醒你,还要到处插手,你有这个能力吗?我们是一家人,你们兄弟也好,郎舅也好,要精诚团结,那才是大明朝之福。去吧,好好给忠儿赔个不是。”
朱元璋左一句忠儿,右一句忠儿,叫得傅钟心里热乎乎的,从穿越过来,有了朱标的康健,他还是称得上明君的。
傅钟赶紧说道:“父皇,都是为了朝廷,我不怪二哥、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