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愧是后来的永乐大帝,龙行虎步,气宇轩昂。硕大的脑袋、长长的马脸安在他魁梧的身躯上,一点都不突兀。
言官们纷纷起身请安,朱棣也不点破,笑着说道:“怎么拉,你们这帮猴精,都聚在大堂做什么。我记得张亮(户部给事中)是十二年的进士吧,分发到部时,我还没就藩,正在吏部学习,就随手指给了户部。你这个财神爷,也不为同行出把子力,包个雅间很困难吗?”
张亮苦笑着说道:“我的好四爷哩,不是我小气,那点子牛嚼的(俸禄),不够家里花的。”
朱棣“嗯”了一下,“是少了点,也不至于这么困难。皇上正在考虑俸禄的问题,等着吧,会有好消息的。今天都算我的,你们放心吧。”
说着就要进雅间。
吏部给事中赶紧说道:“我们正要请教四爷,要是有人开后门进军校,我们该怎么办。“
朱棣假装一愣,”不会吧,谁这么不开眼,敢明目张胆乱来,没有王法了吗!“
兵部给事中:”要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头又大,我们就不敢管了。“
朱棣:”来头有多大,大过皇上吗。我不知道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皇上最痛恨的就是官员上下其手、徇私舞弊。你们不是言官吗,难道忘了自己的职责?有了说错也不加罪的圣旨,你们怕什么。“
吏部给事中对众人说道:”就知道四爷是个最公道的人,一心为朝廷打算,我没说错吧。“
朱棣笑道:”你也不要给我戴高帽子,皇上痛恨贪腐,这是全朝都知道的事,我不过是复述老人家的主张罢了。要敢于跟揭发贪腐事件,不要辜负了皇上设立言官制度的初衷,皇上会为你们撑腰的。“
朱棣言不离皇上,不指具体的人或事,谁能说他的不是。
明流也好,暗潮也罢,傅钟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把十八个护卫送到军校。
军校的章程就是傅钟设计的,当时写这个方案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闲在家里的公府之子。后来又是医学院的规划,考虑大明的财政,吸收了后世的经验,他便出台了助学办校的原则。
这个原则与后世又有不同,基本要求就是,既能助学,又不能伤害公平。
能出得起助学之金的,应该是一些累计了几代人也用不完财富的大企业老板,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家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