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接任人选

他对傅钟说道:“羌、回的事就这样了,你写个条陈,让内阁明发天下,形成规矩。居住境内的少数民族,都将以此为据。以贸易取代杀戮,实在是高瞻远瞩。人的头割了就再也长不出来,留下他们的命,每年收一成六的税,于国于民都有所得。”

这时朝廷认可了傅钟的少数民族政策,他拱手道:“殿下真是仁君。”

朱标:”你可别拍我的马屁,当家难呀,明年又是一场大战,不知得费多少钱粮。大明百废待兴,要想天下都像榆林一样,不知还要受多少磨难。“

傅钟自思,统一之战,势在必行,他安慰道:”,铸剑为锄应有日,前途莫遣寸心灰。“

朱标:“好一句前途莫遣寸心灰,这本是我要叮嘱你的话。榆林的事算告一段落,你收拾一下,随我回京。先成家,九妹等得够久了。她是个好姑娘,我要看着你们举案齐眉。”

傅钟:“我走了,朝中对继任之人有何打算。”

朱标:“榆林发展得这么好,想要摘桃子的不知有多少,父皇的意思是让黄子澄接手,你说呢?”

傅钟:“黄子澄状元之才,恐怕有点大材小用。”

朱标笑道:“什么大材小用,榆林知府,朝廷就是正四品的官员,打主意的也不少。你是没看中他吧。”

傅钟:“不能这么说,他的确有才,但作为方面大员,还得历练。带在我身边,老人家心里也舒服一点。”

朱标:“这你就想错了,父皇虽然认可黄子澄,却也对我说过,榆林的接手人,还是以你推荐的为主。”

傅钟原来的打算,榆林知府的继任人,肯定有一番龙争虎斗。早前准备推荐长史,也是他两不相靠的身份。既不是自己的心腹,也与朝中大佬无涉,可以推出来与朝廷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