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他对抗骑兵造的车,刺猬阵用的长枪,都是打的白纸条子。”
朱标心里一宽,父皇这么说,就是不再防着傅忠了。不然,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他怎会这么说。
“他去榆林,就碰上了两次战争,齐泰不是也说了嘛,为了搞钱,他连命都不要了,这才抓住了日渥不基。最多明年,以他的手段,这点钱不是什么难事,您就放心吧。”
朱元璋叹息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这么袒护他,我看他也不像是个知恩不报的。听说他改了跪拜之礼,不准他的部下跪拜他,只准跪天跪地跪父母,倒是还算有心,记得加一句跪我。从他跟我见面,我就只看到他跪过我一次。以后见我,跟他客气,他拿着棒槌当了针。跪跪我就这么难吗?我总是他岳父,他总得叫我一声老丈人吧。”
朱标想起与傅忠离别时,跪在自己面前,劝说自己戒酒的样子,眼睛一红,嘶哑说道:“他真的与众不同,您就别责怪他了。榆林地处边境,是不是让他招点骑兵,用人命对抗奔马,真的太残忍了。”
朱元璋:“那是你的事。”
朱标喜道:“那就用我的谕旨下文。”
朱元璋呸道:“那是你做了皇帝以后的事,终我一朝,想都甭想。你不要以为我心狠,我倒要看看,这个天降奇才,三年治理榆林,能发挥到何种地步。”
榆林的变化,可说是一天一个样。手下人拿着高薪,无不尽心竭力。
程续的手脚算是最快的,破格的提拔,使他废寝忘食,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榆林老酒就出现在京城内。
京城现在兴起了一股风潮,不带上两瓶包装精美的榆林酒,你都不好意思请客。吃文化在中国真是源远流长,一招鲜,吃遍天。各大酒肆争相采购,在显眼之处,排列着各种各样的榆林老酒。
用小麦酿造的酒,度数低,喝起来不够劲。他的二锅头也比不了高粱酿出的头道酒,因此价格也低,属于大众常用之酒。
高粱酒又分枸杞、人参、三鞭和蛇酒,浸泡后,琥珀色外表闪着亮光,一倒出瓶,浓烈的香味,勾出无数酒鬼的馋虫。这酒喝了不上头,深得大众喜爱,就是价格不菲。
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对着木盒子包装的好酒,也就看看而已。
风头渐渐从民间渗透到了皇宫,朱元璋看着纯木包装的榆林老酒,一瓶就要一两银子。他问朱标:“这就是那个惫懒搞出来的玩意,他怎么不去抢,强盗也没他这么狠。”
喝了一口后,咂巴着嘴,细细品味了一番,叹道:“还真是个好东西。”说完,把杯子递给朱标。
朱标连连摇手,“我真的戒了,再好的酒我也不会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