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榆林,在哪遥远的地方

朱标兴冲冲赶到朱元璋处,告诉了傅忠同意出来做事的消息。

朱元璋不信,这个小滑头有这么容易打发,“京城这么复杂的地方,他就敢于接手。”

朱标:“那倒不是,他又有新的东西。”

接着就把傅忠想法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罢,一股疑心弥漫开来,果然如李善长所说。从这天起,他的心态变了。

这个傅忠,就像藠头一样,剥开一层又是一层。到底还有多少本领,他的尽头在哪里。难道真的如他所说,就是技艺上的东西。哎,怎么这样让人看不透。

一向把万事万物轻松运转于心的朱元璋,感到有些吃力了。

他思索了一下,断然否定了傅忠要去汉中的打算。

想得倒是美,蜀地的经营还没有运转如意的时候,附近就不能让摸不透的人染指。

“老大,这个傅忠我有些看不透,但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我想把他放到榆林府,看他能折腾出什么结果来。”

朱标心里一急,话就脱口而出:“爹呀,不能这么做,榆林乃两路要冲之地,西有甘(甘肃)、宁(宁夏)二卫的回回与羌人,北与残元接壤,他的年纪还轻,挑不起这副担子的。”

朱元璋呵呵冷笑,“他年轻是不假,不说他的医、农、商之术,就是那四部分立,恐怕朱升、刘基(刘伯温)再生,也不一定想得出来。”

朱标还是哀求道:“他毕竟是九妹的夫婿,万一有什么闪失,怎么向九妹交代。”

朱元璋毫不怜惜地说道:“他再亲,能有你几个弟弟亲?下次征讨残元,秦、晋、燕三人都要上阵。上了战场,刀枪无眼,我自己的亲儿子,就不知疼惜吗?可比起江山社稷,为君者不能有丝毫不舍。”

朱标担心起来,“他是亲人,却又是外姓之人,这样对他,不怕他有二心吗?”

朱元璋斩钉截铁说道:“不怕,昔时商鞅,为防止人员流动难于管理,向秦王献‘路引’之计,最终自己逃跑时,被‘路引’把自己困死在小旅店里。傅忠献四部分立之计,也堵死了他作乱的可能。“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自己挖的坑,也正为他自己准备着。”

朱标:“可傅忠人才难得,若有闪失,也是朝廷的不幸。”

朱元璋:“未知才是最恐惧的事。他就在你的面前,你却看不清他下一步的走向。说句诛心的话,这样的人才宁愿没有。为君者当常思魏武(曹操)说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