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走淳于
严朗高呼:“投降免死!”
魏军骑兵皆降。
严朗留下百余骑收纳降卒,率其余骑兵追着严敬杀到东武阳城下。
可惜严敬已关了城门,严朗未能冲入城去。
严朗派骑兵遮断四门,防止走漏消息,等吕虔步卒赶上。
城中魏兵不少,但看到城下黑压压的敌军和成队成队的俘虏,士气跌到极点。
臧洪旧部在汉军细作的鼓动下突然作乱,杀人放火,冲击城门。
吕虔趁机猛攻,一举攻入城中。
严敬被围在城墙角落,手执长戟,欲投降,又犹豫不决。
汉兵立功心切,不等他有所决断,一声呐喊冲上前去,将他斩杀,割了首级。
吕虔派于禁返身南渡黄河,攻苍亭津。
之前败走的汉军苍亭守将杨喜卷土重来,大张旗鼓,夹击魏兵。
魏兵见北岸渡口大营告破,士气涣散,弃苍亭津渡而走。
于禁奋勇追杀,斩杀千余人,俘获两千余,其余皆逃散。
于禁再次北渡黄河,至东武阳,与吕虔汇合。
吕虔在东武阳休整两日,悉军而出,直奔卫国、顿丘。
先发檄文,号称五万大军,命令淳于琼弃械投降,可保性命。若主动攻击沮授,戴罪立功,大将可授,封侯有望。
位于濮阴渡的淳于琼闻讯,心胆俱裂,立即命令撤军,回防顿丘。
魏合遂率平虏一师及屯田兵,合计五千人,轻松渡过黄河,占领濮阴渡,北上与吕虔汇合。
魏合打着吕虔的旗号,五千人号称五万,广树军帜,大张旗鼓,扬声将攻顿丘。
淳于琼不敢出城。
吕虔悄然向西南挺进。
沮授刚刚领三万兵出发,不到两日,还没到达黎阳,就收到严敬军败的消息,顿时脸色铁青。
而延津守将苏溥飞骑急报,关羽在延津、棘津、文石津三处渡口发动全面猛攻,汉兵延绵数里,几乎将黄河遮蔽,汉军旗号更有摧锋、陷阵二军,战力惊人,守兵不能抵挡。
严敬败死,吕虔西来,关羽北渡,而淳于琼屯兵顿丘,有摇摆不定、向北撤退之意,最危险的变成自己了。
如果淳于琼不能牵制住吕虔,自己将会受到三面攻击。
西边的许褚,南边的关羽,东边的吕虔。
吕虔若阻断荡水或淇水,切断自己与邺都之间的通路,自己将被困死在河内,无路可走。
荡阴,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如果荡阴掌握在淳于琼手中,沮授向北与他汇合,仍旧牢牢守住邺都的南大门。
如果荡阴为吕虔所据,形势就急转而下了。
延津到荡阴一百三十里,顿丘到荡阴一百四十里,距离差不多,然而吕虔是轻骑急进,自己则是大军迤逦,除非自己也率骑兵奔到荡阴,但这要放弃两三万步卒,这个决定怎能仓促做得出?!
沮授派飞骑送信给淳于琼,命其务必拦住吕虔。
淳于琼私心是有的,但让他坐视沮授败亡,他确实做不出来。在被魏合吓阻了两天后,他渐渐看出当面敌人最多万人上下,不可能攻破顿丘,自己安全得很。
那么敌人主力去了哪里?
肯定是去找沮授麻烦去了。
淳于琼遂留一万人守顿丘,亲率四万兵西上,欲与沮授合兵。
淳于琼的盘算是,单独跟吕虔作战,成败难知,不如跟沮授抱团,两人合起来近七八万大军,刘备再大的胃口,也休想一下子歼灭这么大的军团。
淳于琼兵至萧阳聚,接到邺都传来的急诏,顿时大惊失色。
诏书上说一支贼军经常山、入巨鹿,兵锋直指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