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孙贲兵弱,又有山越、巨寇在外,不敢自立,任袁术折腾。
扬州治内与九江郡接壤的一是丹阳郡,二是庐江郡。
丹阳郡已得,袁术便将目光转向了庐江郡。
庐江太守陆康一直对袁术敌视,袁术攻陶谦时,还曾向陆康借粮三万斛,意思是给陆康个台阶下,只要他借给粮食,袁术就放过他。
不料陆康严词拒绝。
陆康世家望族出身,少有“义烈”之名,曾击破庐江境内盗贼黄穰,还一郡安宁。
今年六十七岁,老当益壮,有兵一万,不容小觑。
寿春城内,袁术正在犯愁,亲兵来报:孙策求见。
袁术大皱眉头:这孩子又是来索取其父孙坚的旧部的吧。
孙坚旧部虽只剩下千余人,但皆是精锐,又有程普宋谦、黄盖韩当之辈,袁术哪里舍得送给孙策。
孙策以后辈身份拜见袁术,袁术忙将其搀起,引入座中。
对这英俊少年,袁术还是十分喜爱的,他比孙策大了二十来岁,十九岁的孙策就如同他的子辈,如果孙策是自己儿子该有多好,这天下还不就是自己父子二人的吗?
寒暄已毕,孙策道明来意:“明公领扬州,而庐江太守陆康自恃出身,不服差遣,实不可忍。
小子策虽不才,愿为明公讨平之。”
袁术道:“你能办此大事,固然大善,但平庐江非易事也。”
孙策道:“请明公将亡父旧部赐予小子,若不能破庐江、斩陆康,小子愿就军法!”
袁术抚掌赞道:“壮哉斯言!”
三角眼一瞪,脸上露出自以为温厚善良的笑容:
“孤用贵舅为丹阳太守,贤堂兄孙伯阳为都尉,丹阳乃精兵之地,卿可前往丹阳招募兵士,甲仗粮草无须忧虑,自有孤为你备齐。
若能破庐江,孤将表奏卿为庐江太守。”
他自封扬州牧、徐州伯,所以自称“孤”,显示出非一般的自信和自负。
孙策心有不甘,也只得拜别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