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韩氏早早的起来,她伺候侯爷穿衣梳洗。王文山感觉很特别,这些年,也只在结婚那一年有这待遇。他突然之间才知道这些年他误了一个怎样的女子,还好他还能抓住她。王文山看到眼前两鬓斑白的韩氏,握住她的手说:“这些年苦了你了,你在家好好的,我上朝去了。”
看到远去的背影,韩氏想到以前的日子,眼泪流下来,但她却有种苦尽甘来的喜悦感。
宫里的太后听说侯府宴请的事,便吩咐张嬷嬷备了份大礼亲自送过去。这给本来收到请柬还拿不定主意是否参加的贵人们吃了颗定心丸,还不到午时,侯府就已宾客满门,热闹非凡。
韩氏虽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贵夫人,但是一点也不怯场,与她们谈论着天气、家庭、儿女,仿佛她与她们相识很久了。
王与烟带着她的两个侄女把来的姑娘们请到东大厅,桌上早备好了茶水与瓜果甜品,旁边还有琴棋、笔墨。姑娘们带着挑剔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各府的装饰千变一律,对姑娘们来说没什么特别,,她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三位主人,果然江南出美人,这三抹亮色让她们嫉妒的同时,又让她们好奇,女人无论大小都是这么矛盾。
“咱们虽是第一次见面,但都岁数相仿,大家在这不用拘束,随意就好。”雨烟微笑道。
姑娘们只是点了点头,围着苏含真坐下说着女儿家的话。诗甜见此便拉了雨烟姑姑坐下喝茶,诗华看了心想:你以为是这府的嫡女,就了不起吗,人家照样不理你。她今天虽穿了那套衣服,但头饰并不是与衣服成套的,而是佩戴了太后娘娘赏赐的金饰。
在京城,没有姑娘在头上戴这么多的金饰,那样既显俗,又显老。诗华并没有如此见地,她感觉今天她比妹妹、姑姑都漂亮。她知道苏含真是苏相的孙女,便端了一份点心送到她面前:“苏姑娘这是用我们江南的手艺做的,您尝尝。”
苏含真虽然喜欢这些人的恭维,但心里也最瞧不起这些人,她拿了一块闻了闻又放在盘里:“我不喜欢这种味道。”说完转头对别人说:“住几日我哥说去别院煮酒赏梅,我要做件厚点的披风,上年的我不喜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诗华碰了一鼻子灰,心里虽有气,可一想她是苏相的孙女,贵人脾气大,恢复了脸色紧挨着她们坐下,听她们说话。
这是只听外面通报:“公主驾到,世子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