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震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如同三条汹涌的钢铁洪流,朝着安南的腹地进发。他坐镇中路,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前推进,其中的三万骑兵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刃,散发着凛冽的寒光。左右两路各五万兵力,骑兵各一万,他们之间相隔不超过十里,相互照应,齐头并进。
大军刚踏入安南境内,就遭遇了安南军队的层层抵抗。
安南的地形复杂,多为山地,这对明军的行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但阎震早有准备,他的战术策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侦察小队如同敏锐的猎犬,在大军前方和侧翼不断探查。
每经过一处山谷或者茂密的树林,弓弩手们便先进行火力试探,箭雨如蝗虫般飞入可能隐藏敌军的地方,随后步兵小队小心翼翼地前行,而骑兵们则紧紧握着缰绳,随时准备在发现敌军主力时发动突击。
第一座遭遇的安南城池名为宁平。
这座城池虽然规模不大,但城墙坚固,且周围地势险要。安南的守军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们凭借着有利地形,在城墙上严阵以待。阎震率领中路大军率先到达宁平城下,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冷峻地审视着这座城池。
“将军,这宁平城虽小,却不可小觑。城墙高大,我军若要强攻,恐伤亡不小。” 一位副将在阎震身边说道。
阎震微微点头,他深知这一点。于是他下令道:
“先扎营,让士兵们休息,同时派出使者劝降,看看安南人是否识时务。”
使者带着阎震的劝降书来到城下,向城墙上的安南守军喊话。
然而,安南守军却不为所动,他们向使者射出箭矢,表明了坚决抵抗的态度。
阎震见劝降无果,便开始部署攻城计划。
他将中路大军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士兵负责制造攻城器械,如云梯、投石车等;一部分士兵在城池周围挖掘壕沟,防止城内敌军突袭;还有一部分士兵则与左右路大军取得联系,协调作战。
攻城器械制造完毕后,阎震一声令下,攻城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