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刘备汉中王 上表朝廷书

刘备皱着眉头,在营帐里来回踱步,“咚咚咚”的。想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说:“要我超越臣子的本分,去占据皇帝那个位子,我是绝对不敢的,这事儿没得商量。咱们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

这时候,将领们都在旁边呢,他们一听刘备这么说,都急得不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声说道:“主公哇,如果您只是一味地推辞,咱们大家的心可就散喽!咱们可都是为了您,为了咱们的大业啊。”

诸葛亮看着刘备,又看了看将领们,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主公一生都把道义当作根本,不肯轻易称帝,这我们都知道。不过呢,现在咱们有荆襄、两川这些地方,势力也不小了。我觉得哇,主公可以暂时称汉中王,这样既不违背主公的心意,也能稳定大家的情绪。”

刘备那家伙一脸严肃地说道:“嘿,你们的心思我明白,你们想尊我为王,这我知道。可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哟!得有天子明明白白地下诏书才行啊,要是没有,咱这可就是胡来啦,那可是僭越本分,是要遭大罪的事儿,是大逆不道哦。”

诸葛亮呢,慢悠悠地摇着他那把羽扇,不紧不慢地说:“主公哇,您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如今这局势。现在可不是平常的时候哇,咱得机灵点儿,懂得随机应变,不能老抱着那些死规矩不放。要是一直这么死板,咱说不定啥时候就把好机会给丢喽,那对咱们的大业可没啥好处哟。”

张飞这家伙一听,那眼睛“噌”的一下瞪得圆溜溜的,就嚷嚷起来了:“哼!大哥,您瞅瞅现在这天下,那些跟皇室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都一个个眼巴巴地想着当皇帝呢!您是啥人呐?您可是正儿八经的汉朝宗亲啊!就凭这身份,别说是当个小小的汉中王了,就算是称皇帝,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嘛,有啥不可以的?您就别再磨磨唧唧地犹豫啦!”

刘备一听张飞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就大声呵斥道:“三弟,你给我闭嘴!这种话可不能乱说,这要是传出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儿,你可别瞎咧咧。”

诸葛亮一看这情况,赶紧上前一步,劝道:“主公哇,我知道您是个守规矩的人,可现在情况特殊哇。咱们可以先顺着形势,晋升为汉中王,然后再赶紧写个表章奏告天子,这也不算晚嘛。这样一来,既能稳住军心,又能在这乱哄哄的世道里占个先机,您就别再推辞啦。”

刘备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一个劲儿地摆手,推辞了好几回呢。可周围的人就一个劲儿地劝他。刘备实在是拗不过大家,没办法,只好无奈地答应了。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那沔阳可热闹了。就跟过年似的。大家都为了筑坛这事儿忙得脚不沾地。

那祭坛哇,那叫一个气派!方圆九里呢,就跟个大城堡似的。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精心分布,每个方位都插满了色彩斑斓的旌旗,风一吹,“呼啦啦”地响,就跟一群彩旗在跳舞。还有那华丽的仪仗,一排排、一列列的,整整齐齐,可威严啦。

大臣们也都早早地来了,穿着那庄重的服饰,他们按照各自的次序排列得整整齐齐,就等着仪式开始呢。

许靖和法正这两人慢悠悠地走到刘备跟前,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然后齐声说道:“主公您快登上祭坛吧。”

刘备深吸一口气,就像要上战场似的,缓缓走上祭坛。许靖和法正小心翼翼地拿起王冠,轻轻地戴在刘备头上,接着又庄重地送上玉玺和绶带。刘备站在祭坛上,面向南方,缓缓坐下。

这时候,文武官员们“刷”的一下齐刷刷地跪下,齐声高呼,朝拜祝贺刘备成为汉中王。

仪式结束后,众人又开始嘀咕立世子的事儿。刘备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儿刘禅,那家伙生性纯良,就立他为王世子吧。”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都说:“是是是,主公说得对。”

接着,刘备开始分封众人。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许靖哇,你可是德高望重,就封为太傅吧,好好辅佐我。法正哇,你这家伙智谋过人,任命你为尚书令。诸葛亮哇,你一直给我出谋划策,那就是我的左膀右臂,就担任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你们五位那可是战功赫赫,就封为五虎大将。魏延哇,你累立战功,就封你为汉中太守。其余各位呢,都根据你们各自的功勋来确定爵位,大家都好好干,咱一起把这大业给搞起来!”

众人听了,都欢呼起来,那士气高涨得就像一群打了鸡血的战士。

刘备当上汉中王后,就写了一道表章,派人送到许都。表章内容是:

我刘备只有做臣子的才能,却担当着上将的重任,统领着全军,在外接受命令;却不能扫除贼寇的祸患,安定和匡扶汉室,长久以来使得陛下圣明的教化衰微,天下还没太平:我心中忧愁不安,痛苦得像头疼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前董卓,制造了祸乱的开端。从那以后,众多的恶人肆意横行,残害掠夺天下。依靠陛下圣明的德行和威望,臣子们共同响应,有的凭借忠义奋起讨伐,有的是上天降下惩罚,暴虐的逆贼都被消灭,逐渐像冰融化一样消失了。

只有曹操,很长时间都没被除掉,他侵犯专擅国家权力,肆意胡为,扰乱至极。我以前和车骑将军董承,谋划讨伐曹操,但是机密泄露,董承被害。我四处流亡,失去依靠,没能实现忠义之举,于是使得曹操穷凶极恶,杀害皇后,毒死皇子。虽然我联合了盟友,想要奋力抗争,但我懦弱没有武力,多年来都没有成效。我常常担心死去,辜负国家的恩情,日夜长叹,朝夕警惕,如临危境。

现在我的众多臣僚认为:过去《虞书》中说,要使九族亲厚有序,让众人贤明,辅佐帝王,帝王传承,这个道理不能废弃。

周朝借鉴夏、商两代,分封姬姓诸侯,实在是依靠晋国、郑国夹辅的力量。汉高祖兴起,尊崇王室子弟,大量分封九个诸侯国,最终斩杀吕氏家族,来安定大宗。

现在曹操憎恶正直之人,这种人还很多,他包藏祸心,篡权夺位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既然宗室力量微弱,皇族没有地位,参考古代的模式,权衡当前的形势:推举我做大司马、汉中王。

我反复思考:受到国家的厚恩,在一方担当重任,出力却没成效,得到的却已经很多了,不应该再忝居高位,以免加重罪过和别人的指责。但是众多臣僚逼迫我,用大义迫使我。我退一步想,贼寇不除,国家的灾难就不会停止,宗庙就会倾危,国家就要灭亡:这实在是让我忧心如焚、痛心疾首的时候。如果顺应形势,灵活变通,来使圣朝安宁,即使赴汤蹈火,也不能推辞:于是我就听从众人的意见,拜受印玺,来增强国家的威望。

我抬头想到这个爵位名号,地位崇高、恩宠优厚;低头思考报效国家,忧虑很深、责任重大:惊恐不安,就像站在山谷边缘。我怎敢不尽力奉献忠诚,激励军队,率领众多义士,顺应天时,来安定国家。恭敬地呈上表章让陛下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