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应卿有礼,赵寂也敷衍着回了一个,笑道:“白主簿多礼了。”

说罢,赵寂径自坐下,开门见山表明谢意。

“今日邀请白主簿前来,是为感谢主薄秉公处事。算是为本官解决了问题。”

白应卿略略一笑,“此乃晚生职责分内之事,赵大人无需挂怀。”

白应卿扫了一眼书房,端起了茶盏。

“说起来,白主薄着也算是帮了固安郡王一大忙。”

赵寂笑道,撇了茶沫。

前些日子,固安郡王门下一远亲何茂升任大理寺寺丞,由吏部考核主办,经手的正是赵寂这位吏部左侍郎。

可随之却引起轩然大波,引发朝堂讨论。

反对者认为何茂少才,不应升迁。

更有老臣直言何茂升迁不过仗着与固安郡王的关系才得了这个机会。

赞成者则认为举贤不避亲,何况固安郡王也无需讨好何茂。

僵持不下之际,固安郡王已被牵扯,不好多言,陛下也听得疲累了,便要吏部核查何茂过往考评政绩。

赵寂自然负责此事,调出旧年档案却发现何茂在以往任期中却有考评不佳的现象。

正当赵寂左右为难时,身为审官院主簿的白应卿却抽走了何茂考评官簿,不久后重新交上的官簿中却显示,何茂过往考核皆是上佳,符合升迁要求。

白应卿自然听得懂赵寂的话,回道:“赵大人秉公办事却无辜受牵连,固安郡王与此事无关却被百官猜忌,在下只是还原真相,不叫赵大人和固安郡王蒙受不白之冤。”

“白主薄确实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赵寂欲言又止,何茂才不配位一事,赵寂知道,可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小小主薄竟敢伪造考评官簿,借此讨好固安郡王府。

白应卿自然看出来了赵寂所虑,将小书房环顾一周,见并无旁人,放下手中的茶盏,笑道:“在下敢为何茂考评官簿做保,自然是有十足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