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喝酒的时候,时不时的朝着城门楼下面观看。不久,城门内就传出大部队快速移动的脚步声。随着咯啦啦的声音,城门打开了。一行身穿铁甲的步骑混杂的部队,排列齐整的走出了城门。带头的正是柴无畏、周侗、萧天凤、老和尚悟景,壮和尚慧景。
寇准将自己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朗诵了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等这一千人左右的步骑混杂的杂牌军走完之后,城门关闭。寇准才转过身去,笑道:“敦煌,佛国,于阗,老夫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全靠你们自己了。老夫遥祝你们得胜归来,如果大家能活着的话,老夫为大家摆酒接风。”
说罢寇准哼着小曲就下楼去了,也许有人会问,这么悲壮的场景寇准怎么这么心大,还唱着小曲?哈哈,那你可别忘了,当年澶渊之战,大宋和大辽百万军队生死对决,契丹和大宋只能活一个的时候,他也是这副模样。有些人活的精致,手指划破了,就会大吵大闹。而有些人却是为大场面而活,百万军中依然畅饮聚会,这就是寇准。在那个大宋三百年第一人正式出场之前,在那个精忠报国,含冤致死的岳爷爷登场之前,寇准绝对是大宋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明星。
寇准摇摇晃晃的走下了城门楼,在月光之下,隐隐约约的看到一个小沙弥,正蹲在城门口低声哭泣。
城墙根光线不好,再加上小沙弥在的位置比较隐蔽,寇准被吓了一跳“哇”的一声就跳了起来。
寇准大喊:“什么人?”
小沙弥缓缓的站了起来。
“回禀寇大人,是我,少林武僧慧天。”
一个稚嫩的声音,从小沙弥的嘴巴里跑了出来。
寇准借着月色,认出了,这便是白天老和尚身边的小和尚。
“你不和他们一起出发啊?”
寇准问道。
小和尚慧天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道:“因为我身材矮小,没有合适我的铠甲,因此大师傅不让我跟去。”
寇准思索了片刻问道:“我看你也不过十一二岁吧?”
“今年十岁了。”
小和尚回答道。
寇准说:“比我的孙子还小两岁呢。”
寇准看着小和尚矮小的身影,不由的心甚怜悯,问道:“那你可有打算?”
小和尚摇了摇头,一脸茫然。
寇准思索了片刻说道:“你年纪太小,又是沙门出身,不知道这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我看还是先回少林寺修行吧。这样,老夫明天就要返回开封汴梁了,不如我带你一程?”
小和尚慧天施礼道:“阿弥陀佛,那就多谢莱国公了。”
寇准其实一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