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已毕,李世民又在朝堂上,面色严肃地说道:“朕听闻高句丽立有京观,那皆是我隋军将士的骸骨,朕不能坐视不理。”
魏征上前一步,道:“陛下,此乃大义之举。现在看来,此举有四个好处。”魏征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李世民来了兴趣,看着魏征说道:“玄成说来听听。”李世民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魏征清了清嗓子,说道:“高句丽,撮尔小国,竟敢用我中原将士筑京观,甚是狂妄无礼。想我中原大地,历经数朝,皆以仁德治天下,四方来朝,威震四海。而高句丽不过弹丸之地,安敢如此挑衅?”魏征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
“吾皇圣明,心怀天下,毁其京观,收隋人骸骨。一可雪耻隋朝之辱,维护中原王朝尊严。隋朝时,杨广三次征讨高句丽,损失惨重,数十万将士战死沙场。高句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京观,这是对中原王朝的极大羞辱。毁掉京观并收葬隋人骸骨,可彰显我朝国威,能够让周边国家看到唐朝的实力和决心,对唐朝产生敬畏之心。”魏征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二可彰显我大唐仁慈,且能安抚民心,慰藉百姓情感。隋朝的战乱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众多家庭因战争而破碎,亲人战死他乡。高句丽所立的京观对于中原百姓来说是一种伤痛和耻辱的象征。我们如果毁掉京观、收葬骸骨,能够安抚百姓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朝廷对逝去将士的尊重和关怀,从而增强百姓对唐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聚国内的民心和力量。”
“三可争取士族支持。隋朝时,一些士族势力与战死在高句丽的将士有联系,毁掉京观、收葬骸骨也能够争取到这些士族的支持,巩固唐朝的统治基础。”
“四可激发我朝将士的斗志。让士卒明白,大唐既然可以为前朝将士收骸骨,那么本朝士卒更能得到妥善的安置,既然可以照顾好他们的生前和身后,那么就会更加的效忠于陛下、效忠于大唐。也能够在国内营造出一种同仇敌忾的氛围,为东征高丽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程咬金大声说道:“陛下,老程愿带兵前往,毁掉那京观,收我隋人骸骨。”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程知节勇气可嘉,但此事需妥善安排。朕已派使者前往,先与高句丽交涉。”
在高句丽,李世民派出的使者与高句丽官员见面后,使者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乃大唐使者,今奉陛下之命前来。贵国所立京观,其中皆是我中原将士,陛下不忍其曝尸荒野,欲收骸骨安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丽官员傲慢地说:“这是我们的战利品,为何要给你们?”高丽官员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大唐使者微微一笑,语气诚恳地道:“如今大唐兴盛,陛下仁慈,但也不容他人欺辱。这些将士也曾是为家国而战,他们的家人也在盼着他们魂归故里。若贵国能行此善举,大唐愿与贵国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