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小道消息

大家都对李达康的这次调动感到十分意外和困惑,各种猜测和传言也随之而起,如同潮水一般在市委大院里蔓延开来。

整个市委大院都因为这个消息而变得热闹非凡。

那些平素里对李达康心怀羡慕嫉妒恨等诸般复杂情绪的人,刹那间变得兴奋异常,犹如欢庆盛大节日一般。

迫不及待地穿梭于各个角落,四处奔走相告,恨不能让所有人在第一时间都知晓李达康被新书记抛弃这一消息。

就连一些原本与此事毫无瓜葛、如同路人甲乙丙丁的旁观者,也被这股氛围裹挟,纷纷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之中,各抒己见。

“李达康撰写材料的功底那可真是扎实深厚,堪称一把好手,在这方面能力突出。

先前沙书记有意留用他,依我看,大概率是看中了他这一独特优势。”

有人率先发表观点,言辞凿凿,似乎对自己的分析颇为笃定。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李达康刚刚经历了一任领导的更替,这在一些人眼中可视为不祥之兆。

沙书记想必也是经过反复权衡、深思熟虑,在利弊之间艰难抉择后,最终还是痛下决心放弃了李达康。”

有人顺着话茬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和感慨,仿佛已将其中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

但这样的分析论断,并未得到所有人的一致首肯。

“即便觉得李达康的经历有些不吉利,不任用他担任专职秘书也就罢了,可他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市委办,在秘书一科发挥其才能啊。

直接将他调离市委办,这背后的缘由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提出质疑,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困惑与不解,打破了之前看似统一的舆论走向,引发了更为激烈的讨论热潮。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而最终讨论得出的结论,竟与先前陈清泉的判断惊人地相似。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认定,李达康必定是犯下了某种不可饶恕的原则性错误。

严重到让沙书记无法容忍的地步,这才致使他被调离市委办,仿佛是被放逐到了官场的边缘地带,恰似古代的发配边疆。

从逻辑的角度细细审视,这个结论似乎严丝合缝,找不到明显的破绽,如同一个看似完美的闭环,让众人都觉得这便是事情的真相。

“所以说啊,人在任何时候都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飘飘然。”

有人摇头叹息,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旦心生骄纵,忘乎所以,那距离走下坡路、陷入困境也就不远了。”

话语中满是对李达康的惋惜之情,仿佛在为他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寞而感慨万千。

-------------------------------------------------------------------别走开,下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