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 33 万人的联合作战部队中,有 2 万名士兵被留下来,负责在这里建立一个重要的粮草中转营寨。
这个营寨不仅要做好接应后续部队的准备,还要成为整个行军途中粮草供应的关键中转站,水路运输的粮草和陆路运输粮草的衔接。
完成各种部署后,其余的军队便沿着塔朗山的山道继续向南行进。
一路上,山峦起伏,赶路的联军一路披荆斩棘,遇山开道,逢水搭桥。
在此期间,联军不断与沿途各个城邦的代表会面交流。
每到一处城邦,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和丰厚的供奉,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接下来,军队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再次转向西北方向进发。
在这段路程中,通过交流,联军得到了当地山城的支持。
山城派出了一支由 3000 名经验丰富的猎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加入我方阵营,并派遣了几名熟悉地形的向导为大军引路。
就这样,一路上除了在河道码头留下的那 2 万的武士队伍外,联军仍有 31 万作战部队继续前行。
此外,还有多达 30 万人专门负责沿路运送粮草等军需物资。
由于失去了河道的便利运输条件,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力肩挑背扛,艰难地将物资运往前方营地。
紧接着,当联军成功穿越过塔朗山的一处峡口之后,需要停下来在此地修建一座物资和粮草中转大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粮草源源不断地供应前线,还能有效防止后方补给线被敌人截断,从而保障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
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关键,因为它是塔朗山东西两侧相互连通的唯一一条宽阔大道,人们称之为“塔朗山大峡谷”。
鉴于此地的重要性,所以不得不再次分兵留守。
最终,经过参谋会议协商后,五万善战的武士被留驻于此,负责守护这座至关重要的中转大营,以防粮路和后路被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