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圆明园

如今这些优美绝伦的建筑只能在复原图中才能见到,圆明园里只剩下实实在在的废墟和破碎的石柱。

英法联军侵占圆明园时贪婪地洗劫园中的金银珠宝和艺术珍品,糟蹋了不计其数的家具、绸缎和绣品等等。

只要能拿走的,一律掠夺一空,拿不走的他们便砸碎销毁。

二次洗劫后,英军火烧圆明园,浓烟笼罩北京城,烧了三天三夜。

昔日辉煌壮丽的皇家园林,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和焦土。

法国文学家雨果在1861年曾说过: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圆明园盛极而衰,一如清王朝的命运,二者荣辱与共。

当乾隆皇帝沉醉于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功绩时,他或许未曾意识到,整个西方文明与科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进步。

彼时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纺织机械到蒸汽机车,从电力的发现到化学的应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与文明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欧洲各国在科技的推动下,国力迅速增强,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然而,在大清帝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却依然遵循着两千多年来的旧思维与旧方法,固步自封,不愿接受外来的新思想、新技术。

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们,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虚幻梦境中,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蛮夷之邦。

他们未曾料到这个矗立于世界之巅的庞大东方帝国会有江河日下的时候。

从康熙帝开始,中法两国的皇帝就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乾隆执政时期,他和路易十六成了笔友。

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被砍头。

乾隆得知后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他害怕这些新生思想会颠覆他的统治根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巩固自己的统治。

法国大革命让法国从此走上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公平、博爱的新篇章。

而乾隆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则让中国与世界隔绝。

使得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与屈辱。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铁定的法则,清朝的统治者们未能认识到这一点,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难。

圆明园太大,穆野在园子里面转了4个小时也没有逛完全部的景点。

【系统检测到宿主已经到达圆明园签到处,请问是否签到?】

“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价值2.5亿元RMB的钓鱼台7号院?别墅一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