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过来一人挑了一块喜欢的,婉儿选了一块粉粉的玫瑰酥饼,尝了一口道:“甜而不腻,有陈陈花香,跟梅花糕一样好吃。”
柴老太太尝了一个水晶糕道:“有桂花香气,卖相和口感都好,你这款点心肯定能卖的好。这个是怎么做的?我也好回去安排小厨房练练手。”
卫小娘回道:“这个是秋日里的最好的藕晒干,捻粉,筛出最细腻的粉子,添加少量的糯米粉活成,糕里面的馅是由紫薯粉、枣泥、桂花蕊、糖搅拌揉成,之后再用制作好的磨具做出各种形状,上蒸笼,慢火两个时辰而成。”
盛老太太在旁打趣道:“秘方被老姐姐这么学去了,卫小娘的铺子里损失可就大了”
说着一屋子人都笑起来,大家很是乐呵了一日。
向兰带着婉婷去拜见过庄夫人后,算是确立的师生名分,自此,柴家的婉婷有空就会来盛家找向兰,跟庄夫人学古琴,书画和女红也跟向兰她们一块学了一些,偶尔也会跟向兰听半天庄先生的课,盛家安排女儿听庄先生的课,也就是读书明理,见识明白,将来当家理事有主见的意思,并不是要考功名,因此并不是每堂课,都去听得,是有选择的。
如今课堂上听课的哥,有榕哥、长栋、长枫,王侍郎家的最小的第三子,顾廷烨奶妈常嬷嬷的孙子常年,都在听庄先生的课。
如兰成亲前的一天,跟盛家有来往官宦娘子、姑娘们都来给如兰添妆,连已经跟文言敬成亲的韩昕也来了,曹潇已经定为桓王未来的正妃,虽然也来给如兰添妆,但是不便见外客,所以跟如兰、明兰、韩昕几个凑在如兰的闺房小院里,几个人各自聊着这段时间的经历和生活。
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韩昕嫁到文家之后的事情,曹潇先问起来,道:“昕妹妹,在文家过的好吗?”
韩昕道:“他待我倒还好,事事尊重我意愿,只是婆婆看不过眼,可能觉得儿子好不容易培养出来被人抢走了。看到我和官人和和顺顺,就要找麻烦,不是大半夜的这疼那不舒服让我们亲去侍奉,就是官人外出时,让我去站规矩,不是茶水烫了,就是饭菜不合胃口。”
“有一次官人回来,婆婆专门把他叫过去,说我不孝顺,不敬婆婆,盼着她回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