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府治内的金台县,县城要比丹徒县小了一大圈。
西南边的城墙外形成了一处近似贫民窟的街区。
住在这条街上低矮石屋的人,大多在城内有着低贱的营生,城内地贵,便在城外就近聚居了起来。
在城内富宁坊的林家油坊做力工的徐石头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一大早随便弄了一碗米粥,就着酱菜稀里糊涂骗饱了肚子,早早的迎着晨光去上工了。
每月二两四钱银子的工钱,倒不至于只能喝点清粥,可二十五六岁的徐石头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的已经六七岁了,小的才两岁。
小的还好说,大的已经到了可以读书的年纪。
一介草民的徐石头当然没指望自己儿子中个秀才什么的,但还是想要给看着有点聪明的大儿子找个私塾念两年。
至少能识字吧,将来的出路也多些。
要是万一,万一祖坟冒了青烟,自家的崽子真是个读书种子呢?
寻人打听了一下,自家附近最便宜的一个几十年不能中举的老秀才,就这样的人所开的私塾,束修竟要六两银子,差不多是自己三个月的月钱了。
还要自备笔墨和纸张,更要买书。
可就算如此,徐石头还是下了决心,咬咬牙省吃俭用也要让儿子读两年书,不成,读三年。
哪怕将来做个账房先生,也比自己在油坊里每日熬着力气抬大缸强了不知多少倍。
眼瞅着就快到了林记油坊所在的大街,徐石头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今天就是发月钱的日子,上个月自己活干的利索,不知道东家会不会多赏个两三钱的银子。
走到街口,徐石头看见一群人围在大牌坊下面不知在看什么,便凑了过去。
离近了一瞧,是县衙出的告示。
江南一带的百姓都知道读书的好处,高于平均水平的财富水平也能支撑的起很多平民百姓子弟念书。
于是整个南直隶就成了大明识字率最高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