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现在我带在身边的这两件,也挺有意思的。” 说着,冯紫英从身边取出一个锦匣子,只见匣子被好几层白绵包裹着。他揭开白绵,里面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盒子里有个金托子,托底是大红绉绸,上面放着一颗桂圆大小的珠子,珠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光彩夺目。冯紫英介绍道:“据说这颗珠子叫做母珠。”接着,他吩咐拿一个盘子过来。詹光赶忙端来一个黑漆茶盘,问道:“这个盘子可以用吗?”冯紫英说:“行。”然后,冯紫英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白绢包,把包里面的珠子都倒在盘子里,让它们散落着。随后,他把那颗母珠放在盘子中间,再把盘子放在桌上。

众人惊讶地看到,那些小珠子滴溜溜地朝着大珠滚过来,不一会儿,大珠子竟被小珠子抬高了,盘子里别处的小珠子一颗都不剩,全都粘在了大珠上。詹光不禁感叹:“这可真神奇啊。”贾政解释道:“这是正常的,所以才叫母珠,它本就是珠子的‘母亲’。” 这时,冯紫英回头对跟着他来的小厮说:“那个匣子呢?”小厮赶忙捧过来一个花梨木匣子。大家打开匣子一看,里面衬着虎纹锦,锦上面叠放着一束蓝纱。詹光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冯紫英回答:“这叫鲛绡帐。”他从匣子里拿出鲛绡帐,只见叠起来的时候,长度不满五寸,厚度不到半寸。

小主,

冯紫英一层一层地打开,打开到十来层时,桌子上已经铺不下了。冯紫英介绍说:“你们看,里面还有两折呢,必须在高一些的屋子里才能完全展开。这鲛绡帐是用鲛丝织成的,天气炎热的时候,把它张挂在堂屋里,苍蝇蚊子一只都飞不进来,而且它又轻又透亮。”贾政连忙说:“不用全打开了,到时候叠起来太麻烦。”于是,詹光便和冯紫英一起,一层一层地把鲛绡帐折好收拾起来。 冯紫英接着说:“这四件东西价格也不算太贵,两万两银子他就卖。母珠值一万两,鲛绡帐五千两,《汉宫春晓》围屏和自鸣钟共五千两。”贾政听了,摇头说:“这可买不起啊。”冯紫英劝说道:“你们家可是国戚,宫里难道会用不上这些东西吗?”贾政说:“用得上的地方确实很多,只是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我让人把这两件东西拿进去给老太太看看。”冯紫英点头说:“这倒也是。” 贾政随即派人叫贾琏把这两件东西送到老太太那里去,同时派人请了邢夫人、王夫人和凤姐儿都来观看,还把这两样东西一一进行了演示。贾琏回禀道:“他还有两件东西,一件是围屏,一件是乐钟。这四件东西总共要卖两万两银子呢。”凤姐儿接过话茬说:“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可咱们哪里有这么多闲钱来买。咱们又不像那些外任的督抚,需要置办贡品。我寻思了好些年了,像咱们这种人家,必须置办些稳固的产业,比如祭地、义庄,或者再购置些坟屋。这样,往后子孙要是遇到不如意的事,好歹还有点家底,不至于一败涂地。这是我的想法,不知道老太太、老爷、太太们意下如何。

要是外头的老爷们想买,那随他们的便。”贾母和众人都点头说:“这话在理。”贾琏却不以为然,说:“还是把东西还给他吧。原本就是老爷让我拿给老太太看,想着宫里或许用得上。又没说买来放在家里。老太太还没表态呢,你就说了这么多丧气话!” 说着,贾琏便把两件东西拿了出去,告诉贾政老太太不想要。然后对冯紫英说:“这两件东西确实不错,就是我们没银子买。我帮你留意着,要是有想买的人,我就给你送信。”冯紫英无奈,只好把东西收拾好,坐下跟大家说些闲话。可没了兴致,便起身准备告辞。贾政挽留道:“你就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再走吧。”

冯紫英推辞说:“那怎么行,刚来就打扰老伯您。”贾政笑道:“说的什么话。” 正说着,有人来禀报:“大老爷来了。”贾赦已经走了进来。大家相互见礼,寒暄了几句。不一会儿,酒菜摆上了桌,各种菜肴琳琅满目,众人便开始喝酒。喝了四五巡酒后,话题又转到了洋货上。冯紫英说:“这种洋货本来就不好卖,也就像您府上这样的人家,还能消费得起,其他人家就难了。”贾政说:“那也不一定。”贾赦感慨道:“我们家也比不上从前了,现在也就是个空架子。”

冯紫英又问:“东府的珍大爷近来可好?我前几天见到他,闲聊家常时,他提到他儿子续娶的媳妇,远不如之前那位秦氏奶奶。我也没问现在娶的是哪家的姑娘。”贾政回答:“我们这个侄孙媳妇儿,也是出自这里的大户人家,是从前做过京畿道的胡老爷的女儿。”冯紫英说:“胡道长我是知道的。只是他家的家教好像不怎么样。不过,只要姑娘本人好就行。” 贾琏这时插话说:“听内阁里的人说,贾雨村又要升官了。”贾政问道:“这是好事,不知道消息准不准。”贾琏说:“看样子八九不离十了。”冯紫英说:“我今天从吏部过来,也听到了这个说法。

雨村老先生跟您是本家吧?”贾政说:“是的。”冯紫英又问:“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还是远亲呢?”贾政便详细说道:“说来话长。他原籍是浙江湖州府人,后来流落到苏州,日子过得很不如意。有个叫甄士隐的人跟他关系很好,经常接济他。后来他中了进士,得了榜下知县的官职,便娶了甄家的丫头。现在的太太不是他的原配。谁能想到,甄士隐后来落魄到了极点,连个踪影都找不到了。雨村被革职后,那时他跟我们家还不认识。后来,因为我的妹夫林如海林公在扬州做巡盐御史的时候,请他做家里的教书先生,我外甥女儿就是他的学生。因为他有官复原职的消息,要进京来,恰好我外甥女儿要进京探亲,林姑老爷就托他一路照应,还写了一封荐书,让我帮忙引荐。

那时看他还不错,大家经常来往。谁知道雨村这人也挺厉害,我们家从代字辈开始,宁荣两府的人口、房舍以及日常起居等各种情况,他一概都清楚,所以我们就觉得跟他亲近了些。”贾政又笑着说:“这几年,他也学会钻营了。从知府一路升到御史,不过几年时间,又升了吏部侍郎,还代理过兵部尚书。因为一件事降了三级,现在又要升官了。” 冯紫英感叹道:“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仕途的得与失,实在是难以预料。”贾政说:“像雨村这样的,还算幸运的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跟我们差不多的甄家,从前和我们家一样有功勋,一样世袭官职,一样的生活起居,我们也时常往来。可没过几年,他们进京派人到我这里请安的时候,还挺热闹的。结果没多久,他们在原籍的家财被抄没,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近况如何,我心里还真挺惦记的。看到这样的事,你说做官的能不害怕吗?”贾赦却满不在乎地说:“咱们家肯定没事。”冯紫英连忙说:“那是,您府上当然不用担心。一来有贵妃在宫里照应,二来老交情的好亲戚多,三来从老太太到少爷们,没有一个是刁钻刻薄的人。”贾政却有些忧虑地说:“虽然不刁钻刻薄,但我们家的人也没什么德行和才情,白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实在担当不起啊。”贾赦打断道:“咱们不说这些了,喝酒喝酒。”

于是,大家又喝了几杯,接着摆上了饭。吃完饭,又喝了会儿茶。这时,冯家的小厮轻轻走到冯紫英身边,说了句什么。冯紫英便起身告辞。贾赦和贾政问:“你说什么?”小厮说:“外面下雪了,而且已经打过梆子,时间不早了。”贾政让人去查看,发现雪已经下了有一寸多厚了。

贾政问冯紫英:“那两件东西你收拾好了吗?”冯紫英说:“收拾好了。要是您府上想用,价钱方面我还可以再让一些。”贾政说:“我会留意的。”冯紫英说:“那我等您的消息。天气冷,我就告辞了,您别送了。”贾赦和贾政便吩咐贾琏送冯紫英出去。至于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