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藏在青朴院中,本打算探一探后面那个有些荒废的屋子,恰巧听到了几句姜誉的自言自语。
姜誉独自在书房给自己的脖子上药,许是疼了,骂了四夫人几句,还说什么早晚把老四两口子弄死。
姜寻记得老侯爷走得有些突然,谁也没有想到一向身体康健的老侯爷会忽然重病不起,没多久便离世了。
那个时候姜寻还小,对这个向来都和蔼的祖父有着很深的崇敬之意。
她也记得祖父身边的张叔。
其实张叔只不过是个称呼,府中除了老侯爷那一代的人,都叫他张叔,张叔的年纪没比老侯爷小几岁,几乎是跟着老侯爷一起长大的。
张叔的父亲、祖父也都是侯府里的下人,世世代代都为了侯府而卖命,老侯爷很是信任张叔。
所以府里的人对张叔也十分尊敬,就连府里的主子见到张叔也都带着几分客气。
张叔还没等老侯爷闭眼,好像就已经不见了。
当时姜誉接过了老侯爷的一切,姜誉称张叔过于伤心,不愿亲眼见老侯爷离世,自请离去了。
姜寻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可笑。
这么拙劣的借口,当时竟就这么过去了。
或许大家都以为姜誉不过是因为想启用自己的心腹才把张叔送走的吧。
姜寻收回思绪,叮嘱易风务必要找到关着张叔的地方,哪怕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也要确定张叔的生死。
易风走后,姜寻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姜寻才想明白,或许三叔让自己回到侯府,也是为了三叔。
当年老侯爷去世的时候,三叔正和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老夫人盯上了三叔手里的产业。
三叔的姨娘不是京都官家的小姐,但也是江南一带的经商大户。
也不知怎么就看上了老侯爷,死心塌地地跟了老侯爷。
三叔的外祖父外祖母心疼女儿,给了好大一份嫁妆。
三叔估计是继承了外祖家的经商天赋,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经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