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切都听您的吩咐!”
在这一刻,黑晶首脑再无一点想要脱离星辰继续带着文明流浪苟育的想法。
就这两份数据。
其价值太大了。
怕是打工一百万年都偿还不起。
。。。
对于向黑晶文明完全开放这两份数据,楚轩一点不担心什么,不是自己人,出都出不去。
完全不可能泄露。
相信有了它们的加入,最多三年,千倍光速级恒星...不,黑洞飞船将面世。
一旦突破。
两千。
三千。
......
更高速度的飞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如何突破一万倍光障,目前也有了些许头绪。
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必须夯实基础,否则根基不稳,大厦易倾。
。。。
就在黑晶文明接连震撼,继续孜孜不倦的学习的时候。
星辰的尖端科学家们也乐疯了,之前被材料和设备技术卡得几乎原地踏步。
忽然之间。
就解决了。
科技树的高度暴涨了一大截,本来一些站在顶端的科学家,再一次挂在树腰上。
艰难爬行,却乐得找不到北。
“恒星飞船继续研发,做技术积累,但只保留十分之一成员,其余全部倾斜至黑洞飞船项目。”
。。。
接下来的半年。
提速!
提速!
外出寻找资源的恒星飞船,从四百倍光速,升级到了五百倍,然后六百倍。
之后就停了下来,不准备普遍的升级,只建造试验用的飞船。
没有办法。
太耗能了。
速度越快。
对临界能源要求越高,恒星不断变大,而消耗又是根据常数重构范围来的。
其实超过五百倍光速,就已经不太经济了。
正因如此。
才有了黑洞能源计划。
原先恒星飞船最低的常数重构半径也超过了一百万公里,要把恒星包裹住。
还得带着外边的大量设备,即使有黑晶文明的技术来一次升级且压缩恒星。
半径最小也得六十万公里。
黑洞由于本身体积优势,即使带上设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构半径最多一万公里,六十万和一万,差距极其明显。
一个是锂电池。
一个是核电池。
有那么多恒星来这样消耗,还不如以后喂养黑洞来的实惠一些,续航更久。
。。。
也是由于楚轩手下的飞船不断提速。
银河系边缘。
邻居河系的高能空间波动探测器上,再一次出现其身影。
“那个超速的又来了!”
数据疯狂的闪动着,在已经增长到四百九十倍的氢变的背景下,十分显眼。
不是一个。
是一大堆。
密密麻麻。
由于观测角度的问题,看到的飞船都集中在一小块区域,上下左右到处窜。
分析认为其大概率是在搜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