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浴火重生

诱尔为臣 殊西 1813 字 5天前

跪在棺木前,上官庭低垂着头,高高束起的墨发坠在他的右肩,往下,他的右手紧握成拳,手背青筋暴起,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

上官驷站在门外,冷眼望着屋内那道弯曲的背影:“你与你的母妃,都背叛了朕。”

“不过,她倒是信守承诺。”

说完,上官驷背过身,仰天长叹:“朕在位多年,早已不是年少时的那个无名皇子,但正因如此,朕也最为清楚,像你这种血气儿郎在如今这个气性未稳、最易冲动的年纪,最是容易叫人轻易蒙骗。”

转动拇指上的玉扳指,上官驷缓缓道:“朕是你的父皇,与你是君臣,更是父子,朕可以原谅你的过失、冲动,但是庭儿,人都要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付出代价。”

“你的代价,你母妃替你担下了。”

将玉扳指往里压了压,上官驷回头,厉声警告道:“望你好自为之,别再让朕失望。”

闻言,上官庭讪笑出声。

听见满是嘲讽的笑声,上官驷并未生气,只是迈步朝着外面走去。

刘公公急忙上前,为上官驷撑伞。

行步间,上官驷叮嘱道:“看好他,切莫让他将清妃的尸首带出宫。”

刘公公紧了紧握伞的手,应声回道:“是,陛下。”

背后刺骨的寒意渐渐褪去,上官庭慢慢展开手中紧握着的书信。

他皱眉抚摸着上面的字迹,眸中尽是悲伤。

这便是那些侍女太监费力挖出的东西,也是令上官卿月欣喜,让上官驷胆惊的‘罪证’。

一封,由宋织玉亲笔写下,留给上官庭的遗书。

从头到尾,纸上的字越来越小。

只因写着写着,宋织玉突然发现,自己心里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要与上官庭细细详讲。

若是全都写下,单凭这薄薄一张纸,定是装不下来自一位母亲在离别前,对孩子沉甸甸的不舍。

纯净的泪水滴在书信上,渐渐晕开了笔墨。

‘庭儿,我是母亲。’

‘好孩子,母亲走了。’

“你别难过,为母亲高兴吧,母亲终于自由了。”

‘一切都不怪你,是母亲厌了。’

‘自打眼看着你父皇身边,多了一位又一位的佳人,母亲便愈发明白,留在旧日里走不出来的人,或许只有母亲自己。’

‘亦或许,母亲早就该随着衡儿一起,但母亲放心不下你。’

‘可如今不同了,你有了自觉能够相伴一生的良配,今后不会再是一个人。’

‘母亲,也就能安心去陪衡儿了。’

中间有大片的字句不清,被晕成带着墨边的水迹。

最后,唯剩寥寥几句。

‘跟他离开,离开羽国。’

‘母亲希望你能自由,不要和母亲一样,生死不由己,哭笑不得行。’

其中‘羽国’二字,着墨最深。

想来,是宋织玉思虑多时后,方才重新提笔沾墨,用心力写下。

看了许久,上官庭把书信轻放进面前装满纸灰的火盆。

瞬间,书信被火苗吞噬殆尽。

“不好了,不好了,芙华宫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