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人有此觉悟就好,我记得民间有个说法,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正好,咱大熙今年已经引进了红薯,明年应该就能大规模种植。”阮卿微微一笑。
“贵人说得是,几位先随我进公堂吧。”苏知府额际的汗珠瞬间就流了下来。
看样子他要是处理不好这个案子,就要被遣回家种红薯了。
其实回家种红薯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家产会不会被抄没。
他做官比较中庸,很少得罪人,贪污受贿的事是真没干过。
不是操节有多高,主要是怕麻烦,这种事一旦进去了就不好出来。
他怕一个不小心自己身败名裂不说,还累及满门。
官场上兢兢业业待了二十余年。
手头上积攒的银钱也不过几万两,其中一半还是夫人打理家业挣的。
一旦这点家业都被他给坑没了,那就真无颜见妻儿和江东父老了。
阮卿正要随苏知府进去,结果走了两步发现乔筠还站在原地发呆。
不由退了回来伸手在她肩膀上拍了一下:“小丫头,发什么呆?进公堂啦。”
“啊,抱歉,我走神了。”乔筠回神之后俏脸微微一红。
不是害羞,是激动。
苏知府与阮卿那番对话把她给惊呆了。
她怎么也想不到,路边一位站出来为自己打抱不平的好心夫人竟然就是传言中的太后?
得皇帝和林侍郎,哦,不对,现在已经是林尚书了。
在皇帝和林尚书等人的大力宣传下,大后惩恶扬善、除奸罚贪的美名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与那些手里不干不净的豪强官员们相比,老百姓听了她的故事后,不仅不担心畏惧,反而非常希望她能多到自己的地头上转转。
乔筠被家里的叔父和祖母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想到在茶楼书馆里听过的对于当今太后的传言,心里也曾冒出过念头,太后真像传言的一样吗?
如果是,她什么时候来江南呢?
她若到了江南,爹娘的枉死,自己的冤屈,是不是就应该有机会得到伸张了呢?
这本只是她面临困境时内心的一份期盼和愿望。
没想到她真来了,就在她姐弟俩陷入绝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