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最近几个月为了帮他,得罪了很多人,一旦离开京城,危险简直难以估量。
他可没有忘记发生在元宵节的刺杀,虽然那场刺杀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要查贾思敏,怎么着也用不着母后出马。
“为何不行?反正朝廷是要派钦差,派谁不是派,哀家悄然微服出京,还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毕竟没人会想到一国太后会微服江南。”阮卿眉毛一扬。
“那不一样,母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钦差查案,风险极高,贾思敏真的换了解元,牵扯进去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
您身为一国太后,岂能冒这个险。”皇帝打死不同意。
“什么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像咱们这等身份的人,若一味的只高高坐在皇城的宫阙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实际情况的,能治理好国家吗?
无论是哪朝哪代的皇帝,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走进民间,实解真实的民情,了解地方官员。
不然历朝历代,为何都有皇帝微服出行的事发生?
哀家代钦差去江南,除了查案,还可以顺便探探民情。
你若有皇子监国,这件事由你这个皇帝来做更好。
问题是你还年轻,膝下尚无成年皇子,你的担子没有人帮你挑。
所以这微服观察民情的事就只能由母后来帮你完成了,趁着母后年纪还不算大,腿脚还灵便,还能帮你跑一两年。
等再过几年,年纪大了,我有心想帮忙也帮不上了。”
阮卿苦口婆心的和皇帝打起了感情牌。
果然,皇帝还年轻,不是职场老油子出身的阮卿的对手。
被她几句煽情的话说红了眼。
微微默了片刻,皇帝才道:“是儿子不孝,什么都需要母后来帮我操心。
您实在要去,儿子也不阻拦,待儿子先找林卿他们合计合计,看看要安排哪些人员随行……”
只是话没有说完,就被阮卿打断:“停,微服,是微服你懂不懂?
你帮我安排一堆侍卫和随行官员叫微服吗?那叫大张旗鼓的南巡。
一国太后带着那么多人南巡,能体察到什么民情?查到什么案子?
再说了,国库那么穷,还带着那么多人下江南,那是吃饱了没事干,凭空给老百姓增加负担。
你什么也别安排,我就带鹊起梁凡和昭平,还有杨三,外加几名暗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