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认为,只要能许以陈志远一些好处,相信他会帮助朝廷,不说全力以赴,起码会有所行动。毕竟,他在明面上,还是我大明臣子,而张献忠、李自成做大,不符合他的利益。”
崇祯点了点头,认为杨嗣昌这个分析不错。但是,对于杨嗣昌没有在成不成之间直接回答,崇祯很是不爽:“爱卿这番分析倒是有理,但事成以不成,爱卿为何不作定夺?”
杨嗣昌装作一脸惊讶地道:“皇上,成与不成在于皇上许给他多少好处,臣认为,若许诺山东一地给他治理,此事定可有收获,再一个就是皇上希望在他身上获得多大的帮助。”
崇祯略显不满,因为杨嗣昌全然把责任推到了他这个皇帝身上。不过,崇祯也急切希望这件事办成,倒是没有责怪杨嗣昌。
“咳咳,大伴,传朕口谕,宣卢象升、祖大寿来御书房见朕!”
“奴婢遵旨!”
杨嗣昌内心一惊,这皇帝什么时候召卢象升、祖大寿进京了,作为首辅的自己,竟然全然不知。看来,皇帝已经对文官们有所顾忌,而且对自己这个新上任首辅的能力,是不怎么相信了。以后在朝上议事,得掌握分寸了。
杨嗣昌是个有才能的人,但他更是个妒忌心态却是出了名的,只要谁表现出色,他会想尽办法陷害谁。以至于,熊文灿、洪承畴、卢象升等名相名将,不是被他害死,就是降敌。以至于历史对他的评价是草包加小人。
“臣卢象升、臣祖大寿叩见吾王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请起!”
待卢象升、祖大寿两人入座后,崇祯开口道:“两位爱卿,你们均与那辽王陈志远有所交集。今流贼势大,朕希望重用辽王这个左膀右臂,你二人有何见解。今日你我君臣议事,朕特赦诸卿所言无罪,两位爱卿尽可畅所欲言。”
“皇上,臣于关外多次观战辽王与建奴作战。其志远军不仅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所用火器更是先进无比,火力惊人。故今年战事,建奴攻打朝鲜,一路势如破竹,然志远军攻略辽东,建奴不战而退,携辎重家眷溃逃朝鲜,双方据鸭绿江而治。若当下局势,辽王肯领军出征,流贼当可剿灭!”祖大寿率先开口说道。
崇祯点了点头,随后望向卢象升道,卢爱卿,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