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哲撇了撇嘴,看他们一脸不忿的样子。
心想,才怪。
“皇后,今晚设一场家宴吧!”
周皇后点了点头,“皇上,要请哪些人?”
朱由哲想了片刻道:“焕儿,炯儿,你们两个去请英国公和襄阳伯,让他们两个前来作陪。至于太子……”
朱由哲转向朱慈烺,“烺儿,你去请吴襄前来。记得,要做到恭敬有礼。”
朱慈烺撅着嘴,不情愿的应道:“孩儿遵旨!”
方正化这时从外面进来,躬身作揖,“皇爷,李遇知携傅山前来拜见,正在文华殿外等候。”
朱由哲点了点头,说道:“让他们稍等,朕马上回去。”
说着,向周皇后道:“皇后,那朕先去了。”
周皇后点头,“臣妾恭送皇上。”
行至朱慈烺身旁,朱由哲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烺儿,你是太子,将来的大明皇帝。自你出生的那刻起,就得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不仅是为了父皇,更是为了大明的亿万黎民。”
朱慈烺张了张嘴巴,“父皇,我……”
朱由哲笑了笑,“不过是娶个太子妃而已,那么介怀干吗?现在又不是一夫一妻制,以后等你大一点,肥的、瘦的、高的、矮的,你想要什么样的没有。到时候告诉朕,朕给你做主。”
朱慈烺还想说些什么,朱由哲已走出了殿门。
“小隐,跟着!”
夏完淳愣了一下,向太子他们行了礼,跟了上去。
李遇知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为四朝元老。官居吏部尚书,太子少保。
魏忠贤专权时,弹劾李遇知“举荐匪类,献媚东林”。事实上,李遇知确实举荐了不少东林党人。
但说他是东林党人,倒有点委屈他了。
因为无论是官职,还是名望,李遇知都远胜于钱谦益之类。
担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近二十年。
崇祯皇帝换了那么阁臣、尚书,却从来没有动过李遇知。
从中就可以看出,李遇知绝对不是那种轻易站队,积极参与党争之人。
但从另一方面讲,他也不是那种积极劝谏,可以扭转形势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