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痛快。”谭薇高兴的拍了下沙发扶手道:
“我这次找你确实有事,不过提前说好这事我拿不准,你自己拿主意。”
“好,你说说看”郭向北惊讶的点点头。
谭薇道:“情况是这样,滨城这些年好多企业连年亏损,尤其是电子厂和机械厂,入不敷出,几万工人工资减半发,市里财政压力很大,实在补贴不动了,可又找不到好的出路。
市里开会研究,决定还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和加工业。
好不容易通过关系邀请来一家倭国渔业公司来考察,但咱们国家目前的政策限制太死,国有资产合作必须国家占大头,人家提出的条件没法答应,结果人家看了一圈走了,一番努力全打了水漂。”
谭薇说的情况其实是全国沿海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技术类设备老化,产品落后。
对外打不开市场,对内又有各种限制,计划经济票证制度卡的死死的,养殖业、手工业、土地承包制等,能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的政策没放开前,老百姓不光是没票,更没钱。
但企业生产还不能停,所以许多产品就积压在库房,越积越多最终导致资金周转不开,厂子陷入困顿。
谭薇无奈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听说上面已经在制定一个全国性的企业扶持计划,国家会拿出一大笔钱来对一部分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革。但现在工人开始闹腾,市里急需解决资金问题,这不,跑部要钱任务就落在我这个市长头上。”
郭向北嬉笑道:“看来滨城领导慧眼如炬,知道你有能力能要来钱。”
谭薇家实力强大,树大根深,别人要不来钱,他相信谭薇肯定能要来。要不然为什么滨城领导怎么会集体把这个任务交给她。
“能要来钱又怎么样?不过是杯水车薪。”谭薇再次摇头,目光突然看着郭向北,想了想道:“前天市里联系我说那个之前来考察过的倭国人又来了,这次不再强求绝对控股权,但却提出一个即简单又奇怪的条件。让我邀请你参加一个饭局,只要你参加他们公司就愿意投资120万美元和滨城合作建厂。”
听到120万美元投资,郭向北不由得撇撇嘴,他还以为能投资多少呢?
不过想想120万美元外汇对于这个时代国内地方政府的意义,他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动辄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谈判,120万美元对他来说还真没什么感觉,而且竟然还有一种觉得自己太廉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