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崎岖之路(3)

这是一款看起来比较老式的木质文件箱,长方体形状,大概40厘米宽,1米左右长,外观朴素,深褐色。箱子是用一把很小的铜锁锁着的。冯凯把箱子放到桌上的时候发现它很轻,大概里面放的就是一些文件之类的东西。

冯凯和丁盛借助一把大老虎钳和铁锤很容易的就把锁给撬开了。

箱子只有一层,盖子为平板式设计,掀开盖子就看到了里面有一个个袋子,有的是黄色的牛皮纸文件袋,有的是塑料文件袋。

冯凯先拿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看到上面用钢笔写着“公司注册资料”,他把里面的一叠纸都抽了出来。第一张是对折的金海市明强进出口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公司成立时间2000年1月18日,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后面几张是股东大会决议,上面有公司股东信息:股东冯大年,股份占比65%,股东万勇强,股份占比35%;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冯大年,公司监事兼副总经理万勇强,上面有两个人的签名。再后面是公司的章程、企业银行开户信息等。最后几页是冯大年和万勇强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冯凯拿出手机对着这些资料拍了照片。最后,他呆呆的端详着冯大年身份证上的照片,这个端正、精神,带着一丝微笑的冯大年才是他儿时记忆中敬爱的爸爸,他后来为什么会变成那样,他发誓一定要找出背后的原因。

正当冯凯看着爸爸照片发呆的时候,丁盛也打开了一个塑料文件袋。他发现里面全是发票,有明强公司开给其他公司的,也有其他公司开给明强公司的。发票按年份做了区分,每一年的都用一只大夹子夹在一起,总共有5份。丁盛发现2000年和2005年的发票很少,2002到2004年比较多。想想也是2000年公司刚成立业务肯定不多,2005年6月公司都注销了,肯定生意是不好的。

丁盛拿了一份发票给王艳,说:“你看看这些发票有没有问题?”

“发票能有什么问题?”王艳不解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

“先把金额大的挑出来。”冯凯说道。

“对哦,要出问题肯定出在金额大的生意上。”丁盛佩服的说。

不一会,王艳和丁盛把几份发票过滤了一遍,凡是金额在十万以上的都挑了出来放在一边。

冯凯又打开了一个塑料文件袋,发现里面都是装订好的一本本合同。他快速的翻阅着每本合同,虽然具体内容他并没仔细看,有些也看不懂。但明强公司做的生意他大体看出来了,简单说就是在国内采购物美价廉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主要是欧美市场。但似乎明强公司是通过香港一家叫利丰贸易公司的做转口贸易,也就是利丰贸易公司先从欧美客户那里接单,然后再把单派给大陆的贸易公司,合同都是利丰跟国外客户和国内供货商分别签署。在这个过程中利丰贸易公司由于握有客户资源,占据着优势地位。

“发票给我看看。”

丁盛把那些金额比较大的发票递给了冯凯。

冯凯一张张看着,果然看到很多明强贸易开给利丰贸易公司的发票,金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事实上几乎所有百万以上的大额发票都是开给利丰贸易公司的。明强公司与其他香港或国外客户的交易并不多,金额也不大。

明强贸易公司收到的发票都是国内的各种厂家开过来的,冯凯有意识的把发票上的时间、商品和明强开给利丰的做了对照,发现完全能够对得上。有了这一发现,冯凯一下精神大振。

在对照发票的过程中,冯凯发现开始的时候,明强贸易和利丰贸易的生意金额不大,利丰贸易也都是先付款,明强贸易再向国内厂家付款购货。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之间的生意越做越大,利丰贸易的付款逐渐滞后于明强贸易向国内厂家的付款,而且滞后的时间越来越不规律,有的过了几个月才付款。但2003年11月之前,总体上利丰贸易没有拖欠货款,而且从发票的金额差额看,明强贸易在这个进出口贸易中赚的也很不错。

但看到后面问题来了,冯凯发现明强贸易在2003年11月中旬向国内的数十家厂家购买了大量的圣诞节用品,对照合同,这是利丰贸易公司给明强贸易下的订单,金额达到了一千八百万,要赶在2003年12月的圣诞节前发给欧美客户,从金额上可以说这是笔大生意。明强贸易在国内的采购从收到的发票上看累加起来只有一千二百万,扣除各种税费和开销,应该可以赚三四百万。但冯凯翻遍了所有发票也没有看到明强贸易公司开给利丰贸易公司的发票。

冯凯想起来放发票的文件袋里还有空白的发票簿,他有点发票的常识,知道每张发票上都有个号码,公司从税务机关购买发票簿的时候上面的发票都是连号的。他赶紧把2003年开出去的发票和剩余的空白发票做了对比,发现发票没有缺失,这就是说明强贸易并没有给利丰贸易开过这个2003年圣诞商品的发票。

小主,

“出问题了,出问题了!”冯凯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