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风筝的材料昨天晚上就让我妈给我准备好了,你去你姑姑家里待几天啊?”李梅的话里还是透着点小失落。
我回答说:“两天吧,我就一个姑姑,过年总得去走动走动么。现在坐车也方便用不了一小时就到了。”
收拾利索后就和李梅去她家吃早饭了,饭后和她两个人合作做了起了风筝,这个风筝她想做的与众不同点,又是涂又是画的,还嫌弃昨天做的风筝太简单,让我有给加了几根竹条,做成了燕子的形状,由于准备的材料尺寸有限做出的风筝头尾也就才五十厘米,经过李梅画笔加工后做出来的外形倒是不错,可是她不愿意给燕子尾巴加上布条,说影响美观,我估摸着这次做的风筝基本就是个摆件了,材料用的多增加了风筝的自身重量,还不加上尾巴来保持平衡,肯定飞不起来的,不过她自己高兴就好。
按照李梅的想法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一个燕子形状的风筝做完了,我看看时间已经十点半了,就对她说:“我得走了,再不走都赶不上我姑家里的午饭了。”
“你不打电话了?要是家里没人咋办?再说你一个人去不害怕么?”李梅有些担心的问我。
“去电厂才多远,我十岁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坐车都回过老家的,下车还要走十里路我都没怕过呢。每个周末放假从学校回来二十多里路都是我自己骑车回来的,再说我个男的有啥害怕的。”我从小就比较胆大,男孩子这么大了连人贩子都不会感兴趣的。
李梅打消了顾虑又问我:“那要不要我送你去坐车?”
我笑着捏了捏她脸蛋说:“你今天怎么这么不对劲啊,跟个小媳妇似的,还送我上车?我又不是去十年八年不回来了,过两天就见了,好了不矫情了我走了。”说完就起身往外走。
李梅脸红的踢了我一脚说:“谁是小媳妇,这不才和你玩了两天你就跑了,又是我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
“你就安心在家里看两天书给你妈好好表现下,我走了,不用送了,拜拜。”我挥挥手潇洒的出了门。
出了医院大门往东走到国道边上也就一百米左右,我穿过马路等着公共汽车,看着路边还没开门的饭店心里一阵的内疚,饭店是小学同学任晓春家里开的,可是她三年前一次上山的游玩中摔倒后栽倒在小溪里溺水了。我重生后心里还惦记着去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可那十年重生的记忆就好似被封印了一般。“嘟嘟”客车的喇叭声打断了我伤感的思绪,上车说明了目的地后付了三块钱车费,看到第一排的座位空着就直接去前面坐了下来。随着客车的行驶道路两旁的风景一幕幕的往身后退去,我把眼前的景象和脑海中的的记忆比对着发现哪怕是二十年后这一路的发展并不是那么翻天覆地,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大量的人口涌进了城市,村镇上以后连个初中都没有了,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赚钱,然后在一座座城市里安家,导致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二十年后这条路段两边最亮眼的应该就是那些面子工程搞得统一的青砖白墙,有钱花在面子工程上,而不是为了那些村民们修缮房屋,让我忍不住的在心里吐槽了一番。不过现在的路面已经全部铺上了沥青,比前些年是平坦宽阔了许多,才四十分钟我就快到目的地了,告诉了司机师傅我在电厂生活区边上的路口下车后就提前站在车门口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