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总会下意识对自己不经意间露出的破绽熟视无睹

最终结果是,白钊在洛璃的一步步安排下提前退场,不定因素去除,且同时军区底牌在调律者眼中暴露完毕,可以让调律者一方合理认为胜券在握。

只要调律者那边紧绷的神经有一刻放松,洛璃就有把握让白屋那张唯一没露出来的底牌也一并从这场游戏中除外。

毕竟,人总会下意识对自己不经意间露出的破绽熟视无睹。

再加上洛璃之前故意留在医院监控室的U盘,到时候给医师套上一个为了计划实施故意杀害余永华的罪证,那么这份录像可信度就更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策反银发男子,让他带着这份投名状前往医院,将他自己推理的事情全盘托出,则最终成为间谍的概率极高,同时也更加坐镇了白屋那边“犯规”的事实,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真正的演出了。

看起来很完美是吧,但是还不够完美,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点,那就是洛璃白袍人的身份。

如果洛璃现在扮演的是执法局的人,那为什么不自己把录像交给执法局,反而要冒着风险给102小队的调律者,再让调律者去投诚呢?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而且如果操作不慎,反而会引发一个后果,已知调律者有三个可以媲美强下级的准强级,而执法局和军区这边的实力又统一在强中级以下。

假设102小队选择出手,击败洛璃,销毁证据,那计划将彻底失效。

所以有个人的退场也是必要的。

白钊是退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身份不能为洛璃所用,因为这件事只有一部分人知道,这是利用信息差构造认知误导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之前拿走辰城的银武,也是为了这一步作铺垫,由洛璃来重新接管白钊的身份,不过并不用接管很久,作用发挥之后就可以随时选择抛弃。

军区,处刑者,这几个字就足以让102小队成员产生忌惮。

更何况,别人已经摆明身份了,如果你还是要强行作死,有时候规矩可不会显得那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