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这是什么,亮倒是从来没听说过。”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不论任何人都能参加,择优选取。”
诸葛亮好像有些明白了,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制度,但还是听李世民继续说下去。
“考试可以考任何东西,为官、治政,农业赈灾,儒学策论,诸子百家,甚至治军、机关术,医药都可以,只不过不过前者偏重理论,后者偏重实践罢了。”
诸葛亮低下头,细细思考了一番李世民说的话,震惊的发现自己竟然发现不了这个制度的一点弊端,至于作弊什么的他也想到了,这是制度的弊端吗,这是人的弊端好不好。
“陛下,大才。”诸葛亮的声音有些嘶哑,“科举制一出,可算是彻底解决了我大汉人才的选拔问题。”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不断发现、补足它的缺点,科举制也是,就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有几个问题。”
“亮愿闻其详,”诸葛亮挺直上半身,一双求知的眼睛紧盯着李世民。
“我们这个时代不说别的,能识字写字的有多少?不还是大多出自世家豪族吗,如果底层人民读不了书那么科举制迟早和别的一样,成为最顶层那一批人投身官场的台阶罢了。”
诸葛亮回答道,“确实是个问题,哪怕是国家出面也很难,不过科举一定要办,把这个社会风气先形成,要让百姓知道,有一条道路虽然很难,但是哪怕你出身低微仍然可以当上大官。”
“先科举制与现在的制度并行吧,不可能一下子转变的,也可以先拿一郡做试验地点,观察一下实行过程会遇到的现实困难,具体的丞相可以多想想。
另外再由朝廷出面,在每一郡设立都学堂,挑选一百名贫苦且优秀的学子供他们免费读书,再多就不行了。”
李世民颇为无奈,一个郡一百人,平均到每个县可能也就十个人不到,但没办法,再多了国家也供不起啊,可能等以后统一全国了可以让县里也供应些,但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对了,一定要严加管控,可让人时不时的抽查,如果有世家子弟混进去想占国家便宜的话,一定要严惩不贷。
大体上就先这么办,回头你与其他大臣商量一下,弄个具体的方案上书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