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家都选择了逃荒,迫于生存,田来喜一家也是不得不举家搬离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迁移至千里之外的一处县城里,最终定居此处。
这县城叫青平县,虽说青平县是个县城,但其占地面积可不小,比有的小城市还要大,而且风水格局极佳,四面山势锁烟霞深,山脚河流蜿蜒曲伏,呈青龙抱城之势,用风水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块宝地啊!”
也正因为是一块宝地,这其中也不免聚集了一些奇人术士、三教九流这类的人物。
而我曾祖父的故事,就得围绕这地儿道起。
青平县四通发达、南来北往、人口众多,是个聚宝盆儿,这里养活了富人,也养活了穷人,城里不乏有钱的主儿,但是穷人也不少,有本事的您吃肉,没本事的您只能喝粥!
自古以来都是“西胜东,北压南。”青平县贫富贵贱差距间,则依这一规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县里流传着一首童谣,有一段儿唱得真实:“青平县,好去处,有钱人,住北城,做生意,在城中,耗子臭虫在南城。”
怎么个理解?
首先歌中第一句“青平县,好去处。”说得明白,青平县这地儿确实是个好地方,至于怎么个好法儿,您接着往下看就全明白了。
后面几句则理解为:城北上全都是住着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再往下住的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主儿,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则在城中,最后城南一带儿便成了贫民区,能住在城南这带的,无一例外都是穷苦人家。
田来喜一家若是以前搬来此处,也能凑合在城中买间房屋,可那场官司几乎花尽了家中所有的钱财,身上无银,也只能在城南这带租了两间木屋勉强苟活。
老话说:“手艺是活宝儿,走遍天下饿不倒”,好在田师傅有门纸糊匠的手艺,一家子倒也不至于被活活饿死在他乡。
晚清时期,朝廷内外腐败,为官者不作为,任由洋人势力在我国本土迅速扩张,整个社会被这帮洋鬼子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们叫苦连天,过着水深火热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