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这俩家伙再吵架,我指着杨树高床头的麻绳子,好奇地问:“你在床头放根绳子干啥呀?”杨树高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说:“嘿,我跟你讲,看外国电影的时候,人被吊死的时候那绳子突然断了,人就掉下来了,真是笑死个人!你看我扎的绞刑结,那可是八辈子都开不了,比他们扎的好看多了。不是我吹牛,这十里八乡的,就数我扎绳子的手艺最棒!不管是套马结、活结、拖车结、反手结、缩绳结,还是粗绳结细绳,我都是信手拈来。哎呀,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是喜欢挽个绳套,躺在床上没事就拿绳子挽几下。”
我嘿嘿笑着说:“这我知道,你就是挽绳结挽的好。”
我笑着给卷毛说:“到这一折了,你还有啥心愿给老伙计说说。看给你完成了,是想吃啥还是······。”
杨树高艰难的笑一声咳咳着说:“没有啥想的,就是不想死。真的不愿意死。这···这花花世界还没看够!实在不愿意死。这不知道哪里亏了先人,我哎!也不说让人在多活几年。”
我看到他说的话实在没有办法就安慰他说:“人活一辈子哪里是个够啊!都想结到世上。也没啥意思,死就死了。死了到阴间转悠几天,看看那下面都是干啥的,隔几天又来了怕啥哩怕,就全当你去游玩去了。”
杨树高的媳妇见我说道这里插话说:“下一回来了不要当人,你叫他来当一个叫驴,专门干那事情。”
杨树高骂了一句说:“那才美!就是我想的事情。你下一辈子也变成一个母驴。来了还要给我钱!就不认你娃。”
我看这一对男女说话不着调就起身准备走了,杨树高说:“那伙计不送了,后面的事情你处理我管不了。再一回你来伙计就冰凉了。”
来到门口,郑尚侔和他那几个伙伴在门口等我,看我出来一个个裂开嘴看着我笑。我高兴的给他们说:“走!巷里谝闲传,谝走!”
村里好些人坐在巷道正中央,离杨树高家不远。她们瞅见我从杨树高家出来,纷纷冲我招手。我凑过去,老婶子们就说我是来看树高的,还说这娃怕是不行了,瞧这情形,怕是熬不了几天咯。真可怜!一个老叔跟我讲:“十年前巷道里每年都死不少人,三十、四十的壮劳力年年都有,能活六十、七十就算是高寿啦。这两年七十岁走了都觉得太早,大家普遍能活七十多,往八九十岁奔呢。这还得是咱农民条件好了,不用干重活,吃得饱、吃得好,才能活得久一些。”
另一个大伯听了他的话,笑着说:“那可不,还是国家政策好哇!以前你瞅瞅那巷道里,一半的人都弯腰驼背的。四十五岁就进犁地组,成老头啦!现在再看那巷道,几乎没谁弯腰的,六十岁了还精神得跟小伙子似的。”一个老叔也跟着搭腔:“六七十还算老头?现在的小伙子可没法跟过去的比,干活儿不行。你看现在给建筑公司干活儿的,大多都是六七十岁的,精神着呢!现在的小伙子就知道打扮得漂亮,吃得好,玩得嗨,要论干活儿可就不行喽。还是这些娃赶上好时候啦!”
一个老婶子笑着说:“可不是嘛,以前一到夏天,咱女人三十来岁就成老嫂子喽,一个个热得在家也跟男人似的光膀子,那胸脯都露着,来个男人也不避讳。也没人瞧。现在你再看,五六十岁的都把那胸脯捂得严严实实的,不让人看。一个个男人眼睛都直勾勾的,恨不得钻进去瞅瞅。”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又一个老婶子说:“以前男人每天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挑柴担水,累得要死,回到家不是打媳妇骂孩子就是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的,我就被人给打了。现在你看,一个个男人回家都跟上班的公家人一样,干干净净、斯斯文文的,就差在上衣口袋里插支钢笔了。都不知道变成啥样了!”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大婶又接着说:“难业你看现在就是美,国家不收交公粮,现在六十岁了每个月还给钱哩,这有了合作医疗,人有了大病补贴不少呢!咱们农民啥时候做梦都梦不到现在这个好日子,实话说比过去的皇上过得都美。”
我呵呵笑着给大婶说:“这给政府交公粮咱们农民已经缴纳了两千三百年,到咱们手里不缴纳了。当然是咱们能见证这些好事情人的福气”。
过了一个礼拜杨树高咽气了,她的媳妇赶紧给我打电话说,你伙计毙了。我马上就给村长和木砧打了电话,说了杨树高比较贫穷的情况。村长说他马上就到巷里来。村长给我们的小组长也打了电话。他们一起到了杨树高的家。我和木砧看着杨树高直挺挺的放在院子里一块冷冰冰水泥盖板上。家里没有了别人,就杨树高的婆娘哭哭啼啼黏蓦咕咚的行清行不清。周村长就给组长说:
“你发动你组上的人来几个,先叫一个挖土机在公坟把青口给挖好。在去县城买一个白皮棺材拉回来,事情办完就入葬。杨树高没有啥亲人,这个事情由村上全部管。费用由村上出。”
小主,
到了下午我们的小组长把村长交代的事情就办完了,两个小伙子一个抱住杨树高的腿,一个抱住脑袋放到棺材里面。村长和几个人抬着棺材到门口放到木砧的柴油三轮车上,三轮车突突着就往村子南边的乱石滩地里去了。
门口安安静静的,连个哭鼻子的都瞧不见。就剩杨树高的老婆吉珍,坐在她家的门墩上,呆呆地瞅着三轮车拉着那口白花花的棺材走喽。这人呐,活一辈子,就看给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要是没贡献,没养好儿女,死的时候就跟死了只蚊子似的,没人搭理。你再瞧瞧,要是养好了儿女,死的时候那花圈,上杆纸,乐人吹吹打打,响得震天。整个村子里闹哄哄的。这没贡献的呢,就一口薄皮棺材,一台三轮车,再加上几个村干部,冷冷清清地就完事咯。
像杨树高这样的情况村子里是极少的情况,那个人都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把自己的家闹好了,就是杨树高不知道生活中的方向,东西乱碰。结果就是他成天念叨的顺口溜。
人一死,纸一盖,唢呐一响人不在。
纸敬鬼,香敬神,唢呐一响断人魂。
土一盖,人一埋,全村老少等上菜。
过一年,风一刮,坟边蒿草一米高。
初听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棺中人。
很快我们便来到了乱石滩,众人小心翼翼地将三轮车上的棺材抬下来,然后轻轻地放在地上。接着,他们拿出绳子,熟练地将棺材捆绑起来,确保其稳定安全。随后,他们齐心协力地将棺材放入两米深的土坑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而严肃。
我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畏之情。这时,我抓起一盖瓦盆,用力地摔在地上,清脆的破裂声仿佛在向逝者告别。紧接着,郑尚侔点燃了一串简短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在空中回荡,仿佛在为逝者送行。
随着鞭炮声渐渐消失,挖土机开始启动,它巨大的铲子铲起一堆堆黄土,缓缓填入黄土坑内的棺材上。每一次填土,都让棺材与大地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看着这一幕,我的心情愈发沉重,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大约过了一根烟的时间,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高高的黄土堆,那便是逝者最后的安息之地。周村长默默地走上前去,给每个人发了一根烟,然后带领大家静静地转身离去。我心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和缅怀。